现代服务业激发新能量
时间:2023-09-20 22:5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浙江服务业加速奔跑,不断释放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牢固占据着浙江经济“半壁江山”。 4月19日,舟山江海联运服务中心获国务院正式批准设立,宁波舟山港迎来发展新机遇,“十三五”期间初步规划建设江海联运重大项目近170个,总投资6000多亿元。 今年上半年,浙江一大批服务业改革创新试点成功跻身“国家队”:宁波入围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杭州列入国家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城市,义乌入选首批全国现代物流创新发展试点城市…… 近年来,浙江服务业加速奔跑,不断释放出经济增长的新动能,牢固占据着浙江经济“半壁江山”。上半年,浙江服务业增加值10816亿元,增长9.7%,占GDP的比重为52.1%,对GDP增长的贡献率达62.6%。 新业态全速领跑 杭州宏杉科技有限公司是一家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为用户提供存储服务及数据管理解决方案。公司已连续3年业绩增长超过60%,今年上半年营业收入达2亿元,同比增长90%。 “互联网+”浪潮下,以信息服务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成为拉动增长的主力军。今年1—5月,浙江规模以上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37.9%,对服务业营业收入增长的贡献率达60.7%。 省政府去年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促进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的实施意见》,明确重点发展信息服务、研发服务、创意设计、物流与供应链服务、融资服务、商务服务、服务外包、节能环保服务等八大生产性服务业,实现三次产业在更高水平上有机融合。 日前,宁波首个综合跨境电商综合服务平台“天易通”正式上线,试运营期间,已成功带动230多家中小企业完成跨境出口2100万美元。 跨境电商作为服务业的新生力量,近年来在浙江始终保持高位增长。上半年,浙江跨境电商零售网络出口22.3亿美元,增长35%。1—5月,浙江13家外贸综合服务平台企业合计出口314亿元,拉动全省出口增长3.5个百分点。 网络零售的表现依然抢眼。上半年,浙江网络零售额4066亿元,省内居民网络消费2183亿元,带动快递业务量同比增长65.0%,达到24.7亿件。网络约车、在线医疗、远程教育等新型服务模式融入居民日常生活。截至5月,浙江省医院预约诊疗服务平台累计注册用户538.6万人,预约总量2353万人次。 “互联网+”深入制造业,使现代制造服务业迎来一波快速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与制造业的深度融合,加速推进制造业企业实现智能制造和绿色制造。 在诸暨,工业设计基地已成为“诸暨智造”的风向标。上半年该基地营业总收入1100余万元,已授权专利52项。基地入驻设计公司、杭州博乐工业产品设计有限公司负责人周立钢说,浙江制造迈向中高端,留给工业设计的舞台很大。 在嘉兴先进制造业产业基地,由富士康投资的创新型云服务物流园项目正在建设中。这是富士康从传统制造领域向科技服务业转型的首个示范项目,一期项目涵盖综合物流中心、供应链经融中心等,预计未来产值将达到30亿元。 科技服务业强势增长,驱动产业转型能力不断增强。今年前5月,浙江全省规模以上科技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2105.7亿元,同比增长29%。其中,规模以上高技术服务业营业收入为1813.8亿元,同比增长33.3%;规模以上战略性新兴服务业实现营业收入1283.5亿元,同比增长39%。 金融业强力支撑 今年4月,杭州滨江区企业“川山甲”登陆新三板,市场估值近18亿元。此前,位于杭州玉皇山南基金小镇的安丰创投公司先后为其注资7500万元。 “经过我们的推动转型,这家供应链企业开始专注于工业品辅料的物联网技术应用。”安丰创投董事长阮志毅告诉记者,“如果这套系统在全国铺开,每年可以为制造业节约1万亿元。” 助力实体经济,浙江继续强化金融服务功能。今年以来,浙江金融业运行稳健,直接融资同比增多。1—5月,全省贷款余额79154.5亿元,同比增长6%;新增贷款2688.2亿元。 金融环境向好,浙江成为越来越多创业创新者的投资兴业之地。省委、省政府因势利导,提出把金融产业打造为七大万亿级现代产业之一,使创新金融要素快速集聚。 互联网金融风生水起。浙江网商银行开业,阿里网络小贷全国领先,支付宝、招财宝等第三方支付,铜板街、挖财网等互联网理财,P2P、众筹……各类互联网金融新业态多点开花。 私募金融迅猛生长。浙江LP投资人占全国20%,形成了民营资本为主体,包括私募股权、风险投资、私募证券等在内的私募基金体系。根据相关规划,到2020 年,全省私募基金管理资金规模将达到1万亿元,百亿级私募投资基金20家以上。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