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主席B20演讲:为中国发展给出新坐标为世界发展贡献新力量
时间:2023-09-19 21:0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北京9月3日电(万鹏)世界期待倾听中国故事,中国期待分享发展梦想。今天的中国,在为世界提供新方法、新政策和新合作方式;如今的世界,前所未有地需要中国智慧、中国力量。 新局面、新起点。这个新起点是什么?今天下午的B20主旨演讲上,习近平主席给出了中国新坐标:“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中国同世界深度互动、向世界深度开放的新起点。” 集众智、聚合力。这一力量在哪里?习近平主席提出,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放型世界经济”、“联动型世界经济”、“包容型世界经济”的理念,这是全球经济治理应该坚持的共同目标和共同理念。 聚焦世界发展,提供中国方案。2013年以来,习主席已参加3次G20峰会并发表重要讲话。当前,中国再一次站在世界经济和国际经济合作的重要转折点,聚焦“构建创新、活力、联动、包容的世界经济”这一宏大主题,让深陷困顿的世界充满期待。习主席在今天下午的B20主旨演讲上,紧紧围绕世界工商业精英高度关注的期待参与和助推世界经济复苏与实现可持续增长议题,突出在“新”字上谋篇布局。 国家行政学院研究员胡敏等多位学者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谈到,主席的演讲针对促进世界经济复苏发展新动力、打造国际经贸合作新引擎、构建更加公平包容共赢的世界经济治理新秩序和新机制提出了凝结中国智慧、展示中国信心、彰显中国力量的新理念、新经验、新路径、新目标,给与会全球工商界代表人士以极大信心和鼓舞。 推动创新活力,提供中国智慧 当前世界经济的最大问题是增长乏力。让世界经济发展的引擎运转起来,让世界经济气通血畅,已经成为全球共识。世界经济的活力不是凭空产生,需要所有利益攸关方共同参与。如何找到破解世界经济难题的钥匙,习主席在开幕讲话中给出了答案:创新!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习主席在讲话中深入分析了当前中国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中国经济发展不少领域大而不强、大而不优,长期以来主要依靠资源、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投入支撑经济增长和规模扩张的方式已不可持续。“抓住科技创新就抓住了发展的牛鼻子。”习主席就此强调,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是中国发展的迫切要求和必由之路。 创新,不仅仅是中国发展的必由之路,也应是世界经济增长的源泉。“建设创新型世界经济,开辟增长源泉。创新是从根本上打开增长之锁的钥匙。”习主席的这番讲话,为世界经济发展提供了中国智慧。 “习主席在讲话中,多次且大篇幅谈及技术创新这一重要问题,表明中国找准了未来中国和世界经济发展的钥匙。”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教授、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李巍在接受中国共产党新闻网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实现经济增长从人力和资源驱动型转向技术驱动型的决心是坚定的。 胡敏向记者指出,习主席以“五个坚定不移”深刻阐述了中国应对世界政治经济与技术革命变革所取得的中国经验和凝聚的中国智慧,就是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坚定不移推进创新驱动战略,坚定不移推进绿色发展,坚定不移推进共建共享,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这“五个坚定不移”不仅有效应对了中国的经济结构转换、顺应了经济新常态,也将在实现中国“十三五”规划纲要确立的目标上继续坚持。 转型绿色发展,传递中国信心 近年来,尽管中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但仍是世界经济重要动力源。中国认识到,高消耗、高投入的增长模式对中国而言难以持续,因此坚持进行结构性改革,着力解决经济中的深层次和中长期问题,让中国经济走得更好更稳更远。“十三五”规划提出的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理念,正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世界经济低迷开出的药方。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改善环境就是发展生产力。”习主席在讲话中着重指出,将毫不动摇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坚持绿色低碳循环发展,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此外,习主席再次谈到中国当下实施的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出了粗钢产能和煤炭产能缩减的具体数额,体现了中国的自信:“中国在去产能方面,力度最大,措施最实,说到就会做到。” 中国人民大学国家发展与战略研究院研究员,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张云飞向记者指出,习近平主席在B20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不仅论及了中国的绿色发展理念和行动,而且提出要共同构建绿色低碳的全球能源治理格局,共同推动绿色发展合作,进一步突出了绿色发展在整个发展中的战略地位,必将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维护全球生态安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