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器人专家Grant Imahara离世,跨界辉煌告终
时间:2023-09-19 20:2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年仅 49 岁的电气工程师和机器人专家 Grant Imahara 因脑动脉瘤离世。 谈到工程师,可能大多数人的印象是木讷无趣,老实巴交,但 Grant Imahara 不同,他是机器人专家,也是著名的演员、节目主持人。如果你认不出他的名字,没关系,你一定认得这张脸。 Grant Imahara 曾在开创电影特效新时代的卢卡斯影业的工业光魔(ILM)以及天行者音效(THX)部门工作,期间参与了众多顶级 IP 的制作: 极限特工 2/ 极限战士 / 限制级战警 2:极限公园 /3X 之特种叛变 -- (2005) 星战前传 3:西斯的复仇 / 星球大战前传 3:西斯的反击 / 星际大战第三部曲:西斯大帝的复仇(台)/ 星球大战前传 III:黑帝君临(港) -- (2005) 范海辛 / 狙魔人 / 凡 - 海尔辛 / 凡赫辛 / 怪物猎人 -- (2004) 黑客帝国 3:矩阵革命 / 骇客任务 3:最后战役(台)/ 廿二世纪杀人网络 3:惊变世纪(港) -- (2003) 黑客帝国 2:重装上阵 / 骇客任务:重装上阵(台)/ 廿二世纪杀人网络 2:决战未来(港) -- (2003) 终结者 3:机器的觉醒 / 魔鬼终结者 3(台)/ 未来战士 3:歼灭者 TX(港) -- (2003) 星战前传 2:克隆人的进攻 / 星际大战二部曲:复制人全面进攻 / 星球大战前传 II:复制人侵略 -- (2002) 在《星球大战》的 R2-D2 上安装了照明设备,创造了 Geoff Peterson 机器人: Beneath the Dome -- (2001) 人工智能 /AI 人工智慧 : AI -- (2001) 星战前传:魅影危机 / 星际大战首部曲:威胁潜伏 / 星球大战前传:幽灵的威胁 -- (1999) 银河访客 / 星河救兵 / 星际远征 / 外星人的邀请 / 惊爆银河系 / 银河探索 / 银河追缉令 -- (1999) 侏罗纪公园 2:失落的世界 -- (1997) 作为一名电子工程师,Imahara 当然不忘自己心中的热爱,2000 年,还参加了喜剧中心(Comedy Central)的 BattleBots 竞赛,他自己制造了一个名为“ Deadblow”的机器人,该机器人赢得了两次重量级的荣誉,一次是第一季的中的亚军,一次则是第三季排名第一的机器人。 随着计算机图形学逐渐取代模型制作,Imahara 加入了 Discovery 的 MythBusters,担任探索型节目的主持,期间他又用他的技术专长设计和制造了表演机器人,还亲自操作了 MythBusters 上所需的计算机和电子设备。 在而后的几年中,Imahara 还不断参与到电子工程师息息相关的活动中来,比如作为我们工程师熟知的贸泽电子《让创意走进现实》系列短片的出镜主持人,他以明星工程师的专业视角以及与企业研发者的提问对话,向观众展示了当前电子科技领域的先进技术和创新思维。 图注: 贸泽电子发文悼念 Grant Imahara 离世 又如,在 2014 年接受 Hackaday 采访时举重若轻的谈话,幽默风趣,肯定了 Arduino 开源的贡献,对电子工程溢于言表的热爱。(采访视频可在 Hackaday 上找到) 2016 年,Imahara 又参与了 Netflix 的 White Rabbit Project,并且一直工作至今。 可以说,虽然 Imahara 没有成为真正的工程师从业者,但是他一直作为一个热爱电子,热爱机器人的创客类明星工程师出现在大家的视野中。正如 Grant Imahara 自己所说的那样“我喜欢设计和制造事物,弄清楚某事物的工作原理以及如何使其变得更好或把它应用在不同的领域。”把自己热爱的分享给大众并融入到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致敬 Grant Imahara,给我们展现了一段辉煌的跨界之旅! 关键字: 编辑:什么鱼 引用地址:机器人专家Grant Imahara离世,跨界辉煌告终上一篇:我国实现高速卫星互联网飞机首航,适配Ka频段高通量卫星
推荐阅读最新更新时间:2023-09-12 08:45 中国将迎来一场由机器人主导的革命 《中国制造2025》提出了“四大制造”。第一个叫智能制造,第二个叫绿色制造,第三个叫服务性制造,第四个就是我们这次会议的一个主题,叫优质的制造。再加上一个工业强基,基本上就构成了中国制造最主要的几个方面。 今天我主要讲智能制造和工业强基。 我们已经渡过了智能制造的培育期,正在进入发展期、成长期 智能制造是中国制造2025的主攻方向,为什么要把它作为一个主攻方向?因为新一代信息技术和人工智能的快速发展,引起了人们的关注。这就给中国制造业追赶处于发展前列的美国、德国、日本制造业提供了机会。如果抓住机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和中国制造业转型升级的迫切需求结合起来,就会大幅提升中国制造的水平。 一是信息技术指数级的增 [机器人] 可穿戴机器人听说过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