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用改革的方式推进机关党风廉政建设

6月20日上午,在国家发改委中配楼四层大会议室里,正在举行机关和委属单位新任命司级干部宪法宣誓仪式,气氛严肃而庄重。

“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国家努力奋斗!”面向国旗国徽,全体宣誓人员庄严承诺。

站在领誓人、新履职的委副秘书长周晓飞正后方的赵艾,在当日下午接受记者采访时,心绪仍未能平复。他刚刚卸任国家发改委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就任西部司司长。“今天这样的新任命司局级干部宪法宣誓,用一种入职的仪式感,增强了公务员对宪法的敬畏之情。未来我们将更加重视通过党建更好地履职尽责。”

这只是国家发改委坚定不移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加强党风廉政建设的一个外化的缩影。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把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提升到新高度。作为国家宏观调控和经济综合部门,国家发改委掌握着项目审批、资源配置、政策规划、定调价费等多方面权力。地位越重要,权力越重大,党风廉政建设的任务也就越艰巨。近年来,一系列党建重大改革举措在这座大院里陆续出台,各个司局也在实际工作中探索出业务工作与党建工作融合发展的新路。

堵住机制漏洞

把权力关进制度“笼子”

“人还是那些人,司局也还是那些司局,可司局的‘一把手’却发生了大挪移。”当日,和赵艾一块宣誓的国家发改委新任命司局级干部还有:刘苏社,地区司原司长,现任投资司司长,补缺已升任上海市副市长的许昆林;郭兰峰,综合司原巡视员,接替刘苏社任地区司司长;罗国三,投资司原巡视员,现任基础司司长,补缺已升任国家发改委副秘书长的基础司原司长费志荣……

2014年以来,国家发改委深入推进干部轮岗交流,力度之大、范围之广、影响之深前所未有。干部从综合性司局轮岗到专业性司局、从党务岗位轮岗到业务岗位,已形成机制;干部在机关和事业单位之间的“下沉”和“上行”,也已成为常态。

治国理政,关键在人。“建立这种领导干部轮岗交流的机制,可以打破专业界限,加强业务交流,激发创新活力,提升工作能力。”三年前从高技术司副司长岗位提拔交流到外资司任司长的顾大伟,对轮岗交流制度深有感触。同时身为外资司党支部书记的他补充说:“这也是紧盯司局级干部这一‘关键少数’,从源头上预防和治理腐败的一项重大而有效的制度性举措。”

相比广大党员群体,领导干部虽居少数,但身处关键岗位、关键领域、关键环节。领导干部职务越高权力越大、背负党的信任越多,风险就越大。

在北京月坛南街38号院西侧的一个胡同里,前往国家发改委政务服务大厅办事的人员步履匆匆。2015年1月1日,大厅正式投入运行,统一受理过去分散在各个业务司局的行政许可、行政审批事项申请,进行政府信息公开和业务咨询。而大厅的出现,与这个大院里曾经发生的一起腐败案密切相关。

作为反腐体制改革后中央纪委向检察机关移交案件线索的首案,2014年12月10日,国家发改委原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原局长刘铁男,因直接或通过亲属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一审被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全部财产。案发前,刘铁男的权力涉及能源项目审批、产能分配等多个方面,由于监督制约机制不到位,引发审批权力寻租。

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发改委先后有10名工作人员因利用职权受贿,被检察机关依法立案查办。委党组高度重视全委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各项工作,在深入剖析腐败个案暴露出的机制漏洞后,出台了一系列改革措施,通过完善体制机制,扎紧制度的笼子,来预防和减少腐败发生的可能性。其中,包括继续加大简政放权力度,进一步取消下放行政审批事项,推进网上审批,借助政务服务大厅使审批流程公开化、透明化等。

今年2月,刚刚履新的国家发改委党组书记、主任何立峰组织召开的首场专题会议引人关注。会议围绕党风廉政工作,委党组责成直属机关纪委抓紧摸清及梳理全委权力集中的高风险岗位底数,并研究提出有针对性的监管规定。

经梳理,全委机关31个司局长岗位和67个处长岗位被确定为廉政高风险岗位。国家发改委党组提出,建立健全履职用权制度、落实分级防控责任制、实施岗位ABC角制度等10条规定,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切实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近日,“廉政10条”已向全委印发,各司局正在认真贯彻落实。

落实两个责任

党建业务“两手抓”“两手硬”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