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碳市场逐步扩大 交易规模有望实现快速增长

  今年年初,有证监会向6家证券公司发放了参与境内碳交易场所内碳交易的自有资金资格。截至目前,只有8家券商获得了该业务资格。经过这半年的发展,持牌券商已经开始开展碳交易等相关业务,帮助企业实现履约降本达到数百万、数千万级别的目标。

  证券公司是促进绿色金融和推动“双碳”战略发展中的重要参与者,将在促进碳市场发展等领域发挥积极的作用,并体现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

  华宝证券总裁助理傅飞雁认为,证券公司开展碳交易业务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他列举了以下几点:首先,证券公司获得参与碳市场交易的资格可以显著提高实现“双碳”目标的效率;其次,凭借专业能力和资金优势,证券公司可以提升碳市场的流动性;第三,券商可以协助和支持控排企业降低履约成本和风险,获得碳资产投资收益;最后,通过碳回购交易方式,为企业提供资金支持,满足其融资需求。

  碳交易市场有望达到万亿规模。全国统一的碳交易市场于2021年7月正式启动,交易中心设在上海,登记中心设在武汉。两年来,全国碳市场已累计成交2.4亿吨碳排放配额,成交额达110亿元。

  目前,全国碳市场仅纳入八大排控行业中的电力行业,其他主体暂未进入,并且第一个履约期主要以免费配额履约为主,非履约期控排企业普遍保留配额,交易意愿不高,换手率较低。

  近期,钢铁、石化和建材行业相继召开了专项研究会议,就纳入全国碳市场的相关事宜进行讨论。根据规划,到2030年,电力、钢铁、石化、化工、建材、有色、造纸和航空等八大行业都将纳入全国碳市场。

  钢铁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占据重要地位,也产生大量的碳排放,是我国第二大碳排放行业,仅次于电力行业。钢铁行业有望在2024年或2025年纳入全国碳市场。

  傅飞雁表示:“根据中国宝武碳中和行动方案,如果钢铁行业进入全国碳市场,其碳资产总量可能达到亿吨级,潜在年度履约需求千万吨级,为公司的碳交易业务提供丰富的碳资产资源优势。目前,碳交易市场属于现货交易,如果引入期货交易,预计全国碳市场规模将达到百亿吨级,交易规模有望达到万亿级,证券公司的碳交易业务具有巨大的发展空间。”

  今年以来,又有一批券商获得了碳交易牌照。券商获得碳交易资格并开展碳交易业务,可以提高非履约期的活跃度,逐步开发丰富的碳金融产品,促进全国碳市场扩大碳资产池,提升资产价值,吸引更多投资者进入碳市场,并指导资源流向减排效果最佳的领域。

  截至2023年1月,华宝证券、中金公司、华泰证券、申万宏源证券、东方证券和中信建投获得了碳交易牌照,即公司自有资金可以参与碳排放权交易。早期获得该资格并已开展业务的还有中信证券和国泰君安证券。

  在试点发放碳交易牌照时,券商对此并没有给予太多重视。然而,在“双碳”战略的背景下,碳交易有望成为一个万亿规模的市场,各券商也开始积极响应国家战略,发挥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价值。

  华宝证券作为非头部券商能够获得碳交易牌照,看似出乎意料,但在情理之中。华宝证券资金运营业务总部碳金融业务负责人白云飞也分享了华宝证券在这方面的经验。

  首先,华宝证券在碳交易、碳金融和绿色金融方面早早进行了布局研究。随着中国高质量发展和绿色转型的需求增加,华宝证券从2020年开始就开始研究绿色金融领域,包括绿色债券投资和投行业务方面的碳市场研究以及碳汇资源融资质押案例研究。

  获得碳交易牌照之后,华宝证券不仅可以进行研究分析工作,还可以直接领导碳交易业务。

  其次,获得碳交易牌照与华宝证券的股东背景有关。华宝证券是中国宝武集团的一家证券公司。宝武集团是全球钢铁行业的领军企业,2022年的钢铁产量达到1.32亿吨,营业收入达到1.16万亿元,在世界财富500强中排名第44位。

  白云飞表示:“可以说,中国宝武的绿色低碳转型代表了整个钢铁行业和制造业的转型发展。这样一个规模庞大的钢铁企业参与碳市场,年度碳履约成本超过亿元,交易中表现出履约难度大、降本需求强的特点。作为集团旗下的券商,华宝证券充分利用碳交易资格和金融资本,直接参与碳市场,具备灵活性强、专业性高和渠道广的优势,推动建立服务集团碳履约降本长效机制。”

  券商可以通过碳配额或国家自愿减排量(CCER)的储备交易、碳回购交易、碳互换交易和碳远期交易等碳金融工具和服务,帮助重点控排行业和企业降低成本,实现低碳绿色转型目标。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