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四位一体” 深化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归档和电子档案管理(2)
时间:2023-08-23 13:45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数据是电子档案归集的核心,数据的质量直接影响电子档案的质量和应用赋能水平。为保证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准确高效归档应用,需要科学构建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实现数据资源一体统管。一是要把数据“汇聚好”。按照《办法》要求,政务服务电子文件元数据和以数据共享形式调用的电子文件及办件办理材料要一并归档,这就要求建立完善数据汇聚渠道和机制,统筹推动各类数据依托统一渠道汇聚落地。二是要把数据“治理好”。要健全完善统一的行业、领域数据标准,形成“一数、一源、一标准”,推动各行业领域规范数据治理。各部门要对本行业领域的数据资源摸清底数,盘清“家底”,形成数据资源“一本账”。三是要把数据“管理好”。要构筑电子档案全生命周期安全防护体系,压实电子档案产生主体、应用主体的安全责任,积极探索运用区块链、隐私计算等技术手段,开展电子档案应用的追踪溯源和精准授权。强化监测预警,提升应急保障水平,筑牢数据安全多重防线。 近年来,山东省着力推动数据“汇治用”体系建设,深化数据价值化。统筹构建了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形成全省公共数据管理总枢纽、流转总通道,以及共享、开放两个“服务总门户”。依托省一体化大数据平台,将各级各部门履职过程中产生的数据统一汇聚、治理和服务。目前,全省已汇聚民政、社保、医保等22大类人口数据,覆盖全省1.02亿人口;汇聚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社会组织等18大类法人单位数据,覆盖全省1810万家机构。特别是在与电子档案密切相关的电子证照数据管理方面,通过构建了全省统一电子证照库,对各级各部门产生的电子证照数据进行统一归集。同时,持续推动数据质量提升,对结婚证、户口簿、不动产登记证等历史信息进行电子化,不断提升电子档案数据的覆盖度和准确度。 四、坚持需求导向,提升电子档案应用服务效能 《办法》规定,在依法依规前提下,积极推进电子文件和电子档案共享利用。推动电子文件归档的最终目的是应用,通过电子档案数字资源共享开放和创新应用,充分释放数据价值。一是要推动便利查档,积极利用人工智能、大模型等新技术,提升档案查询的智能化水平,让企业群众查档更加方便快捷。二是要推动共享开放,深化电子档案数据在政务服务领域的共享应用,推动用电子档案替代实体证明材料,支持证照证明“免提交”,最大限度方便企业群众办事。对于可开放的电子档案要依法依规向社会开放,为全社会数据应用“赋能”。三是要深化创新应用,积极运用电子档案数据开展大数据分析,打造更多电子档案数据创新应用场景,强化经济社会发展的态势感知和趋势研判,为政府决策提供依据。 近年来,山东省以全领域建设“无证明之省”为契机,充分依托全国一体化政务服务平台,在全省范围大力推行“免证办事”“一码通行”,凡是通过电子证照、数据共享可以获取的信息,不再要求企业和群众提供相应材料,在政务服务、行政执法、社会生活等领域不断提升电子证照服务效能。截至目前,全省电子证照累计调用6.2亿余次,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和常见社会生活场景基本实现“无证明”,累计减少证明材料2955万份,用数据的“效率指数”换企业群众的“幸福指数”。 (责编:彭晓玲、邓志慧)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