奋进新征程 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丨山西:为实(2)
时间:2023-08-17 16:5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在潞安化工集团新元煤矿调度指挥中心,工作人员轻点鼠标,井下采煤机、运输机等综采设备相继运转,随着各类数据的变化跳动,滚滚“乌金”奔向地面。“过去井下一出问题就可能停工数日,现在井下设备出现故障,视频电话可以直通设备商进行远程诊断。”新元煤矿5G+智能化矿井建设办公室主任冀杰说,从2020年建成全国首座5G煤矿至今,煤矿5G应用场景已拓展至31个,煤炭开采更加安全高效。 类似新元煤矿的智能化采掘工作面,山西已建成548处,23座煤矿实现5G入井。2019年5G商用以来,山西加快智能煤矿建设,与华为公司共建“智能矿山创新实验室”,成立全国煤炭行业首个科研创新人工智能计算中心,用每秒2亿亿次的强大算力为煤矿赋能。 去年以来全球能源供应紧张,山西煤炭保供能力在这场高强度的“压力测试”中经受住了考验:去年增产1.13亿吨,贡献了全国煤炭增量的六成以上;今年计划再增产1亿余吨,发挥好煤炭“压舱石”作用。 党的十八大以来,山西坚持以改革创新促转型发展,非煤工业增加值增速持续快于煤炭工业,高新技术企业数量由2012年的290家增加到2021年的3553家,大数据、半导体、碳基新材料等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快速发展。 “没想到园区能为我们提供10万级的无尘车间,从开工建设到试运行,只用了两个月,当地还为我们这样的企业提供0.3元/千瓦时的优惠电价。”碳方程新材料(山西)有限公司总经理王鑫说,公司研发团队在深圳,却把产业基地落户山西。 在中国宝武太钢不锈钢精密带钢有限公司,一名工作人员展示用手撕开超薄精密不锈带钢(2022年3月31日摄)。新华社记者 詹彦 摄 今年以来,山西选取特钢材料、新能源汽车、氢能等10条重点产业链,实施全产业链培育工程,进一步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成为经济转型的重要支撑。 在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的山西新能源汽车工业有限公司(吉利晋中基地)总装车间内,工作人员驾驶甲醇汽车进行出厂前的调试(2022年6月21日摄)。新华社记者 杨晨光 摄 抢抓机遇促开放 位于五台山脚下的忻州市定襄县,被称为“中国锻造之乡”。2017年前,尽管拥有自主出口权的法兰制造企业过百家,产品也被出口到40多个国家和地区,但缺少外贸服务平台,只能先运到天津港再办出口手续。 不沿边、不沿江、不靠海,开放不足,是制约山西发展的原因之一。抢抓新发展格局带来的全新机遇,2017年起山西主动融入国家战略,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提出构建内陆地区对外开放新高地的目标定位,并于当年开行了首趟中欧班列。 乘客在山西太原南站准备乘坐D5306次动车组列车(2022年7月4日摄)。新华社发(张炯摄) 2018年1月,在位于定襄县的山西永旺国际物流园区,保税仓库和出口监管仓库建成投运,定襄法兰出口业务就地办理,企业不仅减少了物流成本,还可以先入库缓缴税。近年来,定襄县建成国家法兰锻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成立院士专家工作站,主动拓展国际合作。 数据显示,从2012年到2021年,山西经济体量翻了约一番,进出口总额增长超10倍。目前,山西常态化开行9条中欧中亚国际物流线路,通达12个国家27个城市。世界500强企业有137家在晋投资兴业,经济外向度明显提升。 一列中亚班列从山西中鼎物流园驶出(2020年2月27日摄)。新华社记者 曹阳 摄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