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尾市一季度GDP增速7% 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时间:2023-05-11 11:2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中国经济导报 中国发展网 石培璋、鲁利韦、记者罗勉 报道 从汕尾市有关方面了解到,今年是汕尾市建市35周年,汕尾市努力推动高质量发展,提出以实干实绩走好新时代赶考之路,让老区人民的生活“芝麻开花节节高”的目标,和以“党建引领‘三六九’工程”的全面部署,这是汕尾市在高水平实施“深度融湾”示范工程,打造深度融湾先行示范市落地实施。 日前,广东省地区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出炉。汕尾地区首季生产总值为320.07亿元,同比增长7.0%,增速位列全省第一。 一季度,汕尾市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79.72亿元,增长7.9%,增速排名全省第二;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6264元,增长7.1%,增速排名全省第一。 一年之计在于春,一年光景看春耕,截至4月21日,全市已经完成办田52.14万亩、育秧52.14万亩、插秧49.95万亩,预计4月底可基本完成春耕生产任务。 汕尾市为保障农民收益,降低耕种经营风险,汕尾市围绕政策性农业保险“扩面、增品、提标”的要求,实现主要特色优势农产品保险全覆盖。一季度全市累计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保费总收入6466.15万元,完成全年总任务的36.87%,为全市农业生产提供68406.63万元的风险保障。 汕尾市结合农业生态丰富,农产品众多,种类齐全优势,预制菜产业已成为支持发展的重点产业之一,并在预制菜加工的原料供应、生产等方面已拥有了较强的基础实力。目前,全市正积极推动特色产品优势,创建汕尾预制菜区域公共品牌,支持预制菜企业申报“粤字号”品牌,全面打造汕尾味道预制菜品牌。如今,汕尾特色马鲛鱼丸、鱼皮饺、蚝干、煲仔饭、海鲜鱼煲等特色预制菜相继走入各地市场。汕尾市城区预制菜产业园已正式列入2023年省级产业园创建名单,位于海丰的中央厨房也将于2023年4月动工建设。 3月1日举行的汕尾市预制菜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预制菜产业对接会上,现场签订战略合作协议7项、合作项目8个,总投资额达21.3亿元。4家银行与汕尾市预制菜产业联盟约定将提供总额70亿元授信支持。 汕尾市“靠海吃海”,千百年来就将渔业作为农业支柱产业,今年,广东省把汕尾列为全省7个现代化海洋牧场先行示范区之一,结合这一契机,汕尾市正申请专项债建设资金渔港有8座、资金合计67.7亿元。推进市城区龟龄岛东海域、遮浪角西海域、陆丰金厢南海域3个公益性资源养护型国家级海洋牧场示范区建设,实现渔业生态资源养护增殖,保护水生生物多样性功能。捕捞+养殖“两条腿”发力,汕尾市渔业产业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之势。 一季度,汕尾市实现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2.44亿元,同比增长6.9%。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65.8亿元,同比增长12.5%。全市商品房销售面积72.51万平方米,增长19.9%。 汕尾市背靠粤港澳大湾区、珠三角经济圈,区位优势明显,产业承接作用突出。高水平实施“深度融湾”示范工程,打造深度融湾先行示范市落地,需要精确制导、精准发力。而汕尾市的产业集群发展,是集聚经济的重要特征之一。 广东“新春第一会”上,汕尾市就立下今年“全面深度融湾、借梯登高,发挥汕尾独特优势,建好产业承接平台”的目标。截至2022年,全市产业园区共有规上工业企业76家,产业园区累计投入开发建设资金146.6亿元,园区基础设施基本完善,累计签约引进项目共计325个。高端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轻奢、新材料等“两高三新”产业已然形集成化、集约化、集群化发展格局。 坚持制造业当家,建设“万亩千亿”产业园区,一批专业化园区,加强了行业企业间的关联程度,促进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分工协作,构筑企业发展共享平台,实现规模经济及产业整体竞争优势,成为推动新兴产业在新区发展的引擎。 汕尾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逯峰在4月23日,汕尾市召开的“四数联动”暨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圆桌会议上认为,高层次实施数字政府、数字城市、数字社会、数字经济“四数联动”示范工程是汕尾深度融湾的关键渠道、“弯道超车”的重要途径、建设“数字中国”的具体实践。 围绕这一目标,汕尾市正将对标发达地区高水平园区,重点推进园区基础配套设施、产城融合、产业能级、营商环境、运营能力五个提升行动,高标准建设承接产业有序转移主平台。全力建成以先进制造业为主体,战略性支柱产业与战略性新兴产业“双轮驱动”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