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五月发生的危险化学品事故(3)
时间:2023-05-10 21: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2012年5月15日,内蒙古自治区呼伦贝尔市陈巴尔虎旗工业园区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发生窒息事故,导致3人死亡、2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金新化工有限公司制气车间5名工人在2号气化炉激冷室进行排渣孔扩孔作业过程中,1名工人在受限空间内发生氮气窒息,其余4人先后在未采取有效防护措施的情况下开展施救,最终造成3人死亡,2人受伤。 河北宣化化肥厂“5·20”换热器爆炸事故 1994年5月20日,河北宣化化肥厂净化车间变换工段换热器突然发生爆炸,造成8人死亡,2人重伤,1人轻伤,经济损失130万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换热器管内介质对管道的化学腐蚀、气体冲刷等,导致管道局部严重减薄泄漏,换热器入口处丁字形管突然爆裂,大量含有可燃气体、有毒有害气体的混合气体高速喷泻,被静电火花引燃,继而引起空间气体爆炸。 农药 山东省德州农药厂“5·24”中毒事故 1994年5月24日,山东省德州农药厂发生硫化氢中毒事故,造成3人死亡,3人中毒。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德州农药厂生产过程中,用碱液吸收硫化氢,因操作工误操作,碱液倒流入缓冲罐,后操作工再次误操作,打开缓冲罐底部阀门放出碱液,使得硫化氢逸出,造成多人中毒。 其他 河北利兴特种橡胶股份有限公司“5·13”氯气中毒事故 2017年5月13日,河北省沧州市利兴特种橡胶股份有限公司发生氯气泄漏事故,造成2人死亡,25人入院治疗。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利兴公司未按安全设施设计要求使用液氯钢瓶,非法使用液氯储罐,违法改造特种设备,违规在液氯压力管道上加装电加热圈,致使压力管道管壁在高温环境下腐蚀加速而变薄,最终不能承受管内压力,发生破裂,造成液氯大量泄漏。 二、国外事故 印度LG聚合物有限公司苯乙烯泄漏事故 2020年5月7日,位于印度安得拉邦维沙卡帕特南市的LG聚合物有限公司发生苯乙烯泄漏事故,造成13人死亡,5000余人不同程度感到身体不适。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装置停工一个多月,正在准备开车时,由于当地气温高,2000吨容量储罐内的苯乙烯自聚放热,造成储罐内温度持续升高,苯乙烯汽化排出。由于泄漏发生在凌晨,无人及时处置,加之当地无风,导致苯乙烯蒸汽缓慢沿地面扩散至周边两公里的地方,且外部安全防护距离不足(距离工厂最近的居民区仅有250米),造成多人中毒。 尼日利亚拉各斯市输油管道爆炸事故 2008年5月15日,尼日利亚拉各斯市伊杰冈一处输油管道因推土机施工不当破裂泄漏,泄漏的燃油起火并引发爆炸,造成100多人死亡,数十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伊杰冈进行修路施工的一辆重型推土机不慎将埋在地下的输油管道撞裂,燃油随即泄漏引发大火并发生爆炸。伊杰冈距拉各斯市中心约50公里远,大火殃及附近的一所小学和其他建筑,至少15座房屋、20辆汽车被烧毁。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硝基烷烃厂“5·1”火灾爆炸事故 1991年5月1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斯特林通IMC公司经营的Angus化学公司所属的硝基烷烃厂发生火灾爆炸事故,造成8人死亡、120人受伤。事故的直接原因是:在硝酸和丙烷的高温反应生成硝基烷烃的工艺过程中,因丙烷的泄漏而发生爆炸,引起火灾。 美国路易斯安那州壳牌Norco炼油厂爆炸事故 1988年5月5日,美国路易斯安那州诺科市壳牌Norco炼油厂催化裂化装置(CCU)发生爆炸,造成7人死亡、48人受伤,附近社区4500多名居民被疏散,事故损失高达7.06亿美元。事故的直接原因是:该厂脱丙烷塔一条直径200毫米输气管线发生腐蚀并泄漏,在大约30秒内释放了约7700公斤的烃类蒸气。点火源可能是该装置的加热炉,爆炸模拟表明爆炸中心位于脱丙烷装置和CCU控制室之间。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