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世界电影注入“北京动力”(5)
时间:2023-05-10 05: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消失的她》由两位青年影人崔睿、刘翔共同执导。入围“天坛奖”,能走上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开幕红毯,让整个团队备受鼓舞。导演崔睿表示,非常期待影片上映后来自观众的反馈。 而该片的另一位导演刘翔也与北京国际电影节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其长片处女作《不速来客》曾在第十一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注目未来”单元提名“最受欢迎影片”。如今,他的第二部长片作品又入围“天坛奖”主竞赛单元。 在位于北京市朝阳区的郎园Station园区里,项目创投、春季招聘会等活动密集举办,青年电影人的身影同样穿梭不息。 “大家好,我是青年导演朱志立,我带来的作品叫《阿季》”“我是导演孙睿,我的电影是一部运动剧情片《少年,出发》”“我是张君,我的作品是《最后的港湾》,张律导演是我的监制”…… 4月25日,10个创投项目、6个制作中项目、3个北京国际体育电影周体育项目以及4个北京国际电影节创投“中国香港子单元”项目亮相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项目创投终审路演的舞台。陈可辛、姚晨、张冀、黄轩、文牧野5位评委在现场一一点评。 随着今年春节档电影票房的强劲复苏,影视行业焕发出新活力,影视产业的用人需求也大大增加。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北京市场”与BOSS直聘合作,采取线上线下并行的模式,线上在BOSS直聘APP设置北京国际电影节招聘专区,线下在“北京市场”招商展会内开设招聘专区,聚集影视行业招聘需求并接收简历,助力大学生就业。 BOSS直聘相关负责人向记者介绍,截至4月25日,已有3936家企业参与,提供了9787个招聘岗位,104.5万求职者投递了简历。 “电影节搭建了一座桥梁,电影节上的招聘会能让电影企业有一个跟人才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另一方面,这种交流过程也有助于教育界与行业之间进行沟通和对接,让人才培养更加符合行业需求。”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中国电影家协会副主席尹鸿说。 第二次参加北京国际电影节的奥斯卡奖得主、德国导演兼编剧弗洛里安·亨克尔·冯·多纳斯马尔克深刻感受到中国电影的蓬勃生机。他在自己的大师班上给青年电影人留下真诚的寄语:“电影行业在中国得到了大力支持,可以说中国是世界电影的天堂。我觉得在中国,青年电影人有非常多的机会,我相信他们能够开创电影行业的未来。” 本届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适逢“倒春寒”,天气有点冷,但在北京国际电影节举办的地方,气氛都格外热烈。电影人成龙2011年曾担任首届北京国际电影季(当时的名称)形象大使,他说:“从那时一路走来,北京国际电影节越办越成功。” 第十三届北京国际电影节为世界电影注入了来自北京的春日气息,增添了一抹活力澎湃的中国色彩。历经13年,北京国际电影节已经成为中国电影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推动力,以及构成世界电影生态格局的重要力量,为全球电影发展带来激情与惊喜。 中国电影未来的发展方向是怎样的?张艺谋表示,中国电影未来不仅仅要做大做强,更重要的还是得走出去,让中国作品、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情怀影响全世界。他认为,中国是全世界最大的电影市场,有非常好的观众,电影工作者要拍出好电影,维护好这个市场。他希望每一个电影从业人员都认真做好自己该做的事,全心全意地热爱电影,努力为好电影奋斗,“所有中国电影人都这样想、这样做,中国电影的前景一定会更好”。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