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Routers配置

微尘:“大爱青岛”最温暖的名字

□青岛日报/观海新闻记者 郭菁荔

文明是一座城市的内在灵魂,是引领城市发展的风向标。5月8日,“微尘大爱 温暖你我” 青岛市第八届“微尘公益之星”颁奖盛典举行。经过评选,600余份推选材料中产生微尘公益之星(个人)30人,微尘公益之星(团体)30个,微尘公益之星(企业)20个。他们代表的不仅仅是一个个爱的故事,更是青岛这座大爱之城的标志,是乐于助人、甘于奉献的城市精神最生动的注解。

不因善小而不为,“微尘精神”处处发光

人们不会忘记,2004年的最后一天,“微尘”通过市红十字会为印度洋海啸灾区捐款5万元,并从此发展为这个城市一张爱心洋溢的公益名片。“微尘”究竟是谁?从2005年的第一天,我们就开始寻找“微尘”。起初,“微尘”是青岛一位数次捐款不留姓名的普通市民;后来,扩散成一个爱心群体;再后来,扩展成一个关爱他人的爱心符号。

十多年来,市委宣传部、市文明办、市红十字会、青岛日报报业集团等青岛多个部门已联合举办了八届“微尘公益之星”先进典型宣传推选活动,突出宣传了数百个“微尘公益之星”的公益事迹,千万个“微尘”潮涌而出,引领社会新风尚。

本次评选出的“微尘公益之星”,他们活跃在城市更新、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环境保护的公益路上,在社会教育、医疗卫生、法律服务、社区参与、志愿服务的奋进途中——

“一名医生下乡一次,至少可以让30多个乡村家庭免于奔波。”“90后”市立医院急诊外科主治医师袁丁自发拿出每周唯一的休息日,坚持从市区跨越120公里到西海岸大场中心卫生院,为村民们公益义诊,让村民享受到“小病不出镇、大病及时转诊”的优质医疗服务。他说:“我辛苦点不要紧,只要能给乡亲们解决问题,尽量就在当地解决。”

从热心人、志愿者再到公益事业带头人,十四载献身公益,崂山区志愿服务协会会长郭俊杰是大家眼中的“好人郭大哥”。2021年11月,郭俊杰被确诊为恶性黑色素瘤,只能通过做化疗控制病情。时间宝贵,只争朝夕,郭俊杰忍着病变带来的疼痛,一刻也不敢耽搁公益事业,他怕留给自己的时间不多了,还想多做一些公益。他说:“不管我将来在不在,我做的这些公益事业,希望由我的家人,或者由我的孩子继续替我走下去。”

在青岛有这样一个微信群——“尚善群”,共有来自各行各业的300多群友,他们每天在群里发红包,有时候可能只有几元钱,但自从2015年建群以来,群账户已经汇聚了200多万元。这些钱定向用于帮助有需要的人。比如改善偏远地区留守小学生学习环境,让失明的孤寡老人重见光明,支援武汉抗疫、河南水灾。

从最初的年献血人次不足百,经过30年发展到现在的年献血17000余人次,青岛连续13次27年蝉联全国无偿献血先进市的背后,离不开每一位默默付出的爱心献血者。很多献血者都把无偿献血当作了生活中的习惯,有的每隔半个月就会准时出现在市中心血站二楼献血大厅捐献血小板;有的不远百里从郊区赶来献血,风雨无阻;还有人将一个人的奉献变成了全家参与的善举。

人人“日行一善”,全年无休为独居老人、高龄老人、重残老人提供免费健康素食午餐,为他们搭建一个温暖的爱之港湾。截至今年3月底,全市三家日善堂累计营业2060天,为老人提供健康午餐159524份,参与服务志愿者累计29750人次,服务时间142905.5小时。

自成立以来,瑞源控股集团通过扶贫济困、智慧养老、捐资助学、健康医疗、抗疫救灾等事项,累计投资、捐款数额高达4.3亿元,用实际行动阐释着新时代民营企业的家国情怀,用脚步丈量着慈善的温度……

“有一种爱不需要语言”是第一位“微尘”的原话,“不因善小而不为”是千万“微尘”后来者的以身践行。在悠悠岁月中接续书写爱心故事的“微尘”就是那些人、那些团队、那些企业,他们就活跃在我们身边,他们让这座城市每时每刻都在演绎着爱与关怀的动人故事,以微光聚成一道光亮,照亮大爱之城的远方和明天。

大爱光芒,是城市的软实力

18年弹指一挥间,为什么“微尘之光”非但没有因为时光流逝减弱,反而愈发熠熠生辉?答案是:青岛是一座有爱的基因的城市,置身这座大爱之城,你可以感受到爱心是可以传递的,大爱基因就在这座城市的血脉里流淌。城市之美,美在人。人之美,美在心。大爱光芒,让青岛拥有倾城之貌。这是城市的吸引力,更是城市的软实力。

青岛不止有“微尘”,人们走上青岛街头,能最直接感受到这座城市的温度,能看到一个城市持之以恒的善良。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