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大数据解读昆明市盘龙区2023年3月综合发展情
时间:2023-04-27 08:0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新华网昆明4月26日电(康静 刘奕)新华大数据分析系统梳理2023年3月监测数据发现,昆明市盘龙区各个板块的传播数据较2月有大幅提升。其中,“生态保护”“文化旅游”板块内容传播数据都有倍数增长。 以“经济发展”“招商引资”“营商环境”“创新创业”“楼宇服务”“楼宇经济”“高质量发展”等经济发展类关键词在新华网大数据监测平台进行综合搜索、整理、分析、研判,显示共有相关数据内容583条,相较2月增加218条。其中,“一件事一次办”“营商会客厅”、法治环境、商圈党建联盟、“政企同心谈”等成为当月全国媒体关注的盘龙区热词。 3月,盘龙区委书记沃磊在接受采访时表示,盘龙区将紧跟产业动态、科技动态,推进数字技术全方位赋能产业发展,充分发挥优质商务楼宇聚集优势,提速发展商务商贸、数字经济、信息咨询、研发设计等产业,建设云南省、昆明市最具活力的现代服务业聚集带和楼宇(总部)经济走廊。 今年,昆明市在全市范围内围绕“一件事一次办”目标,探索行业综合许可制度,实行“一业一证”改革,即优化行业准入业务流程,将一个行业准入涉及的多张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3月28日,盘龙区为两家企业颁发许可证,这也是盘龙区在推进“一业一证”改革工作后,颁出的首批“一件事一次办”行业综合许可证。 3月,盘龙区召开一季度招商引资工作会议。会议强调,各单位、各街道要注重项目的开工、落地,纳统工作,重视项目包装工作,做到精准招商、紧盯落实,持续做好链主企业和重大产业项目的招引工作,并全力抓好招商引资全流程管理和统计工作,全面掌握项目情况,做到全流程管理。 在“城市建设”主题中,以“城市美化”“亮灯工程”“城市绿化”“城市文明”“城市形象”等关键词在新华网大数据监测平台进行综合搜索、整理、分析、研判,共梳理出有效传播数据内容296条。其中,“会呼吸”的盘龙、城市更新、点亮“一江一湖”成为媒体关注热词。 近年来,盘龙区按照“水资源集约、水生态良好、水环境改善、水安全保障、水景观优美”的城市发展战略,全域推进全区海绵城市建设,擦亮盘龙绿色发展底色。其中,盘龙区成立了由区委书记、区长担任“双组长”的海绵城市示范城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以辖区内32个汇水分区为单元,以片区、水系为单位进行条块分割,主管部门与属地社区、沿河公共单位共同构建党建联盟,以党组织共建为抓手建立齐抓共管、分工明确的海绵城市建设工作协调联动机制。水务、城改、住建等多部门联动,逐步完善盘龙区区域内的地表水、地下水、外调水、非常规水资源的规划和配置,着力构建“大海绵”体系。目前,全区海绵城市建设达标面积达25.99平方千米,连续三年在昆明市海绵城市建设考核中获得第一。 3月2日,《盘龙区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草案进行公示,透露未来发展蓝图。《规划》提到,未来将重点发展茨坝、东白沙河等5大板块,同时划定东白沙河片区在内的12个片区作为城市更新重点。《规划》显示盘龙区发展定位为城市饮用水源保护示范区、生命科技创新区、现代服务业示范区。辖区空间规划发展,将延续中心带动、轴线拓展、多片发展思路和“南北呼应,两翼齐飞,双轴带动”的城乡发展格局,构建中心城区“一轴两极三廊多圈”的空间发展格局。 近年来,昆明涌现出多个类型多元、各具特色的新型文化空间。坐落在盘龙区C86山茶坊的璞玉书店,如城市中一块文化蕴玉之石,散发着独特的温润光泽。C86山茶坊的工业风文艺气质,脱胎于上世纪七八十年代享誉海内外的云南轻工业“五朵金花”之一的“山茶”牌电视机厂。园区用文化为老厂区融入生机活力,曾经的旧厂房成为文化“富矿”,变身阅读空间、非遗空间、博物探索空间…… 在“生态环保”主题中,以“生态治理”“环境保护”“河道治理”“水源地”等关键词在新华网大数据监测平台进行综合搜索、整理、分析、研判,共梳理出有效传播数据内容2658条,较上个月的数据呈倍式增长,主要内容聚焦盘龙区捧牌“中国天然氧吧”称号,以及“世界水日·中国水周”等。其中,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创建、“世界水日·中国水周”“十年禁渔”“清洁美丽中国行”“建言绿美春城·手绘绿水青山”等成为媒体关注热词。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