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百业·百人丨曾为邱少云战友的刘思德:抗
时间:2023-04-20 23:50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编者按: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100年来,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忘我奉献、顽强拼搏、不懈奋斗,构筑起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百年风华,初心依旧。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来临之际,大河网重磅策划推出《百年·百业·百人》系列报道,聚焦优秀党员、模范人物、先进典型;聚焦行业新动态、新变化、新气象。 大河网讯 虽已满头白发,但仍精神矍铄,声如洪钟,神情坚毅……7月2日上午,在焦作市丰源社区,记者见到了91岁高龄的退役老兵刘思德,他佩戴着闪亮的勋功章,走起路来,仍步伐矫健、铿锵有力。 刘思德 “我除了有些耳背,身体没有其他问题。不久前,我还能背起一袋面粉呢。”提起耳背的原因,刘思德说,这还是当年在朝鲜战场上留下的印记。 “为了抗美援朝战争取得胜利,我们的士兵不惜一切代价,只要上了战场,誓死都要完成任务。”刘思德回忆起当年的抗美援朝战争激动地说,“有次在前线执行任务时,突然美军的炮弹就打了过来,只听见‘轰’的一声,炮弹就在我们不远处炸开,当时我的耳朵就被震出血来。从前线回来后,耳朵就聋了一个星期,落下了耳背的毛病。” 刘思德老人在党建综合体体验百姓文化超市智能平台 1948年12月,刘思德在河南省焦作市孟州市赵和乡还封村参军入伍,服役期间,他曾参加过渡江战役、解放南京、四川剿匪等战斗。1950年5月份,刘思德在四川简阳入党,1951年随部队入朝参加抗美援朝战争。 进入朝鲜战场后,刘思德原是团部机关通讯员,但为了能在最前线和敌人战斗,他主动要求下调三营直属炮兵连队任职班长参加战斗,面对敌人的飞机、大炮、坦克,承受着零下30多摄氏度的严寒他毫不退缩。 兵役证 1952年,上甘岭战役打响,刘思德所在的炮兵连队需要提前进入高地进行埋炮,他和排长在内的10名战士一人一枪,拿着铁锨,趁着夜色去侦察,由于没有向导,他们走到了敌人中间,为了不被发现,他们顺着水沟小心潜伏行走,结果还是被敌人发现了。刘思德说:“当时我们只有一人一枪,面对敌人的火力攻击,我军通信员被打掉了一条腿。”但他们无所畏惧,在激烈的交战中,刘思德等人出色地完成了埋炮任务,并且还顺利撤出了敌人的围困。 当年,刘思德和英雄邱少云同为一个营的战友,他亲眼目睹了邱少云壮烈牺牲的场景。“在上甘岭战役中,斗争十分惨烈。那晚我们全部官兵接到上级命令,潜伏在敌人塔楼下方的草地中,并且谁都不能暴露,等待时机行动。当时,敌人发现草地里和平常不一样,就拿着抢乱射,当子弹打到邱少云的身上时,满身是干草树枝的邱少云瞬间被大火包围,邱少云同志为了不暴露战友,硬生生趴在地上被大火烧死了。”忆起当时的场景,刘思德眼中不觉湿润。 “正是很多像邱少云这样无畏的战士,用生命和献血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的伟大胜利。”刘思德说。 功臣证 1956年,刘思德从部队复员,回孟州市赵和乡还封村务农,后分配工作,相继在焦作市硫磺矿和焦作市耐火材料二厂工作。“有了工作后,咱就好好干工作。用老话讲,我这个人就是不惜力,常常是抡起大斧头就干活,有多大劲咱使多大劲。”走出部队的刘思德成了普通老百姓,那段峥嵘岁月也渐渐封存在老人的记忆里。有时面对儿女问询奖章的事情,老人会时不时地向孩子们讲述当年的故事。 刘思德老人胸前佩戴的勋章 “战争时期,敌人侵略我们,老百姓没吃没穿。现在,人人能吃饱饭,孩子都能读书,共产党对人民好,我们过上了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好日子!”刘思德说。 刘思德老人胸前佩戴的勋章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