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鱼相伴” 深山致富鱼游得更欢,开化“资”助绿色产业振兴乡村
时间:2019-01-29 06:08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记者 傅旭云 文/摄 通讯员 江飞 卢彦轩 齐振松 “如果没有‘富鱼相伴’贷款,去年我的清水鱼养殖基地没有这么好的收益。”1月25日,开化渔趣家庭农场业主汪立友说。 清水鱼是开化乡村振兴的一张“金名片”。为了助力清水鱼产业的发展,开化农商银行精准把脉产业需求,于去年推出了“富鱼相伴”绿色金融信贷产品,让更多清水鱼养殖户受益。 11年前,汪立友投资50万元承包了村中近20亩河边荒滩。 “富鱼相伴” 解养殖户资金难题 出了开化县城,延着蜿蜒的山间公路行驶近1个小时,记者一行便来到了何田乡田畈村。汪立友的清水鱼养殖基地,就在一条清澈见底的山溪旁。 11年前,汪立友放弃了在杭州的服装行业工作回到家乡开化,承包了村中近20亩河边荒滩,投资50万元建起鱼池、厂房等,创办“开化渔趣家庭农场”,养起了清水鱼。经过多年发展,已经从单纯养清水鱼向集养殖、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综合休闲渔业农场转变。 去年,由于资金压力大,基地生产一度出现困难。所幸的是,开化农商银行推出了“富鱼相伴”贷款产品,帮助汪立友解了燃眉之急。 “富鱼相伴”的推出,惠及了更多清水鱼养殖户。田畈村方心自然村人姚根龙有着10多年的清水鱼养殖经验,去年小瓜虫病害让他损失近千斤的清水鱼。“富鱼相伴”提供了19万元的信贷资金,帮助他及时补进鱼苗。现在,清水鱼出塘量可以达到3000尾。“这些鱼可以销往杭州等地的酒店,10多万元的养殖收入有了保障。”老姚感叹道。 昔日深山僻静的清水鱼,如今热热闹闹地游到了大城市的餐桌上。开化清水鱼年产销量达1800多吨,产值7500多万元,大部分销往杭州、嘉兴、宁波、义乌等地,成为山区农民的致富鱼。 何田乡是开化清水鱼养殖的核心产业区,目前拥有1600多户养殖户,100多人专业从事清水鱼转业养殖,养殖面积50多万平方米,年产值达1800余万元,是中国清水鱼古法养鱼第一乡。 在得知何田乡要做大做深清水鱼产业、打造“访古问鱼精品线”的目标后,为了更好地扶持服务“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开化农商银行适时创新推出了“富鱼相伴”贷款产品,激活了清水鱼产业发展动力。 开化“富鱼相伴”以“鱼”换“额度”,采用信用、担保、抵押等多种方式办理,根据建设鱼塘的水立面、鱼苗尾数及政府补贴额度确定授信额度,最高可贷款500万元,有效满足农户信贷需求。同时,普惠让利,降低了贷款门槛,其贷款利率较同类产品优惠20%,一经授信循环使用2年。 “富鱼相伴”贷款新产品在何田乡率先推行后,迅速面向全县清水鱼养殖户受益。到目前为止,“富鱼相伴”为121户发放贷款132笔,贷款余额达1407万元。这些信贷资金用于清水鱼塘建设、技术改进、品牌建设及标准化生产等方面,帮助更多养殖户走上综合发展的模式。 “绿色相伴” 助力绿色掘金助推乡村振兴 在开化渔趣家庭农场,农场主正在捕捞清水鱼。 “富鱼相伴”是开化农商银行众多金融支持生态经济发展的举措之一。近年来,国家公园开化大力发展绿色生态经济,很多特色的绿色农产品优势突显。开化农商银行因地制宜创新推出“绿色相伴”系列产品,为绿色有机食品生产经营户保驾护航,助力绿色掘金,推进开化的绿色经济发展。 2018年以来,开化农商银行结合“全国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简化贷款流程,下放审批权限,加快贷款审批速度,创新打造可复制、可推广、可借鉴的绿色金融“开化模式”,推出诚信相伴、阳光相伴、融E相伴、爱心卡、乐居相伴、忠诚相伴、富鱼相伴等“绿色相伴”信贷创新产品,助力乡村振兴。 统计数据显示,到上年12月末,开化“绿色相伴”贷款余额达15.44亿元,较今年初上升2.32亿元,增幅达18.13%;绿色信贷户数达18057户,高出上年同期8175户;绿色信贷产品持续创新,多出上年同期产品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