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预防化解矛盾 护航美好生活——平安中国建设系列报道之三(2)

信访是“送上门的群众工作”,也是社会矛盾的综合反映。每一次来访的接待、每一封来信的处理、每一个积案的处理,都是在为群众排忧解难,化解矛盾纠纷。为此,全国信访系统近年来在信访工作制度改革中,通过打造阳光信访、责任信访、法治信访,不断提升信访工作专业化、法治化、信息化水平。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用好互联网,不仅办理过程透明及时,而且大幅减轻群众访累和成本。从2013年国家信访局全面放开群众网上投诉受理内容,到2015年建成运行国家信访信息系统,纵向联通至乡镇街道、横向覆盖至有权处理信访问题责任部门的全国“一网通”已经实现。

一些群众解决矛盾时“信访不信法”怎么办?只有把信访纳入法治化轨道,才能改变过去单纯依靠行政推动的问题。从中办、国办印发《关于依法处理涉法涉诉信访问题的意见》,到国家信访局制定出台《依法分类处理信访诉求工作规则》,涉法涉诉信访群众也正在越来越多地选择司法渠道反映和解决问题。

群众问题反映了,解决方案也有了,可如果责任部门迟迟没动作,那么社会矛盾就容易出现“小事拖大”的情况。2018年3月,国家信访局会同住建部、自然资源部等组成督查组,分赴河南、湖北、广东对14件信访事项进行实地督查。像这样的督查,近年来已派出十余批次,有力地推动解决了一批突出信访问题,维护了群众的合法权益。如今,各地普遍重视用督查促落实,采取网上督查、实地督查、联合督查等多种方式加大督导检查力度,务求重点信访事项解决和化解。

搭好平台,坦诚商议暖民心

“一张椭圆桌、舒服的靠背椅、书报架、清茶满屋香”,经过社区工作人员精心布置的茶室,一进门就让人有家的温馨感觉。这里是江苏省常州市天宁区兰陵街道设立的民情茶座室。

释民惑、解民忧,民情茶座聚起了民心。茶座室常年对居民群众开放,成为社区工作沟通交流的平台。社区、楼道有公共事宜要商议,大家约好在茶室碰头,内容涉及社区工作、民主评议会、小区管理等话题,社区工作人员和社区居民坦诚交换意见,共同寻求解决办法。

在北京市西城区综合行政服务中心131号窗口,这是人民调解员刘跃新每周一接待当事人咨询调解的地方。从事基层法律服务30年来,刘跃新的调解经验越来越丰富,不少人奔着他来,“有什么想不通的事情,都跟刘老师聊聊。”

“当下,人民群众来咨询的矛盾纠纷中,真正需要打官司的很少”,刘跃新说:“在当事人遇到困惑时,告诉他们该怎么选择,通过咨询讲解给老百姓指条道儿。”

在上海市黄浦区,信访工作积极推进“知心妈妈”项目,从关爱角度出发,帮助信访人员回归理性,合理诉求。“做好托底保障,把一些偏执、不合理诉求的当事人拉回来,让他们感受到社会的温暖。”黄浦区信访办工作人员李平介绍,同时,心理咨询师和信访工作人员形成合力,将事后干预更多地前置为事前预防。

“人活一口气,老百姓有时候就为了争个理。”针对如何做好矛盾纠纷的预防和化解,上海市信访办工作人员表示,除了要释法说理,还要做好当事人的情绪疏导工作,“做好群众工作,需要有耐心细致的劝导和倾听平台。”

(记者张毅、廖文根、彭波、张洋、徐隽、张璁、魏哲哲、倪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