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抗抗:爱上元宝枫(2)
时间:2019-01-08 01: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深秋季节,陕西杨凌,我在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第二次见到王性炎教授。他个头瘦高,腰杆笔直,思维敏捷,几乎没有白发,令人难以相信他是一位年近八十六岁高龄的老人。他说我带你去看元宝枫基地吧,这儿的农民种植元宝枫,已经成林产果。他话音里有着由衷的欣悦和自豪,用四川话和陕西话混在一起的普通话,给我慢慢讲解:元宝枫属深根性的树种,萌蘖力强,生长缓慢,寿命较长,喜光耐荫,适温凉湿润气候,耐寒耐旱,对土壤要求不高,在酸性土、中性土及石灰性土中均能生长,还特别抗风,八级大风都刮不倒呢。他呵呵笑起来。元宝枫,浑身都是宝,真是一种少有的好树啊。 就和他一起去基地。在扶风县宝枫园林基地的元宝枫高产示范园,我见到成片成林的元宝枫,都是十几年的大树。正是果实累累的季节,深绿色的树叶间,翅果一层浅绿一层浅黄,好像停满“蜻蜓”。待深秋翅果成熟,公司组织附近村民大规模采集,然后对翅果脱粒、榨油,进行深层加工利用。基地办公室样品柜摆满各种元宝枫衍生产品:元宝枫油、枫露茶、元宝枫面、元宝枫酱油……琳琅满目看不过来。基地正在新建一条冷榨生产线,元宝枫油产量还将大大提高。 是的,是油。从元宝枫种子里提取的元宝枫油。 元宝枫油,清澈橙黄的元宝枫油,王性炎教授的研究表明,元宝枫种仁是优质食用油新资源,所含优质蛋白质比例之高在植物种子里鲜见,还具有降血脂软化血管等多种功能。 元宝枫油的利用价值是如何被发现的呢?往事辛酸,物质极度匮乏的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城镇居民每人每月配给三两棉籽油,植物用油滴滴宝贵。王性炎偶然注意到西北民间以炒熟的元宝枫种子充饥,去皮后果仁呈金色形似黄豆,他亲口尝过,味道与花生仁相近,香而无毒。那么,元宝枫种仁能否榨出油呢?1970年深秋,王教授带着年轻学生四处采集元宝枫翅果,用机械脱粒,试验土法榨油,出油率达到百分之二十六点五,新年前夕,他们用元宝枫种子榨出一吨食用油,学院全体教工每人分得一斤油,而用油渣“废料”做成酱油,其味香浓。1971年,陕西省开始将元宝枫种子正式作为油料收购,补充食用油短缺。 直到“八五攻关”,元宝枫开发重新提上日程。阔别元宝枫十七年,王性炎终于等来旧日“恋人”。其时,我国植物油自给率只有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四十。他下决心要将这个观赏树种开发为集优质油料、新蛋白质资源、鞣料、药用、化工等多效益为一树的高附加值经济树种。至“九五”,“元宝枫丰产栽培及产业化技术”被列入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元宝枫的翅果终于在风中展开翅膀起飞。 面对绿影婆娑的元宝枫树林,我沉浸在自己的想象中:人到中年的王性炎先生,那时或许经常久久地站在元宝枫树下。阳光明媚的日子,风吹树叶的哗响掀起他的思绪;深秋月圆之夜,元宝枫的翅果银光闪烁,启动他的科学灵感。有一个神秘的声音对他悄悄耳语:只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的眼睛,就能在大自然中发现新的资源。 王性炎教授和团队的科学研究进行到2004年,有了更为重大的“发现”:元宝枫油中含有百分之五至百分之六功能性脂肪酸——神经酸。这是能够修复疏通受损大脑神经纤维,并促进神经细胞再生的双效神奇活性物质。论文发表后,很快引起国外科学界重视。他被邀请参加国际会议,论文被收录到论文集中。由于元宝枫是中国特有树种,国际市场已开始从中国进口元宝枫油。 我们去基地沿途,曾路过元宝枫苗圃,半人高的树苗长势茁壮,五年即可结果,单株采种量二三十千克,而老树可达一百多千克。宝枫园林的王高红父子两代人,与元宝枫结缘几十年,在王性炎教授专家团队的指导下,如今已成为颇具规模的元宝枫树苗供应商。元宝枫树具有固磷、外生的两类菌根,病虫害较少,易于管理,盛果期长,结实多,枝叶茎根可全树利用,是生命力极强的高效农业新品种。陕西土质气候适合元宝枫生长,2017年,扶风县由“公司+专家+基地+农户经营”的生产模式,带动附近二十多个乡镇发展元宝枫苗木两万多亩,农民种植元宝枫做成全国第一。那些健壮的元宝枫树下,套种着大面积牡丹植株,是杨凌金山农业科技公司“上乔(木)下灌(木)”的高科技农业创造的一大景观。王拉歧的金山农业公司主打林下经济,在元宝枫树下间作套种油用牡丹,牡丹叶子、花瓣、花蕊可加工成牡丹花蕊茶,丹皮入药,而牡丹籽榨取的牡丹籽油,多项指标均超过被称为“液体黄金”的橄榄油。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国技术让我们的日子好起来”
- 下一篇:AI已成网络 安全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