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武器已被全世界采用 论地缘政治对网络安全(2)
时间:2018-05-06 02:37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俄罗斯绝不是唯一一个进行网络战的国家,但它承担了绝大部分指控的炮火。俄罗斯黑客组织的技术卓越性,无论是否源自俄罗斯联邦安全局(FSB),都逃不过怀疑的视线:早在2012年9月,趋势科技就在报告《彼得大帝 vs. 孙子》中警告道,“东亚黑客在技术成熟度上,与其东欧同行不在一个水平线。” 地缘政治对网络安全的影响 网络战的根本原因,是国际政治猜疑。随着猜疑的升级,国际网络事件增加——而且毫无疑问,现今的政治猜疑丝毫不比冷战刚结束时低。中美紧张局势一直居高不下,还有新晋有核国家朝鲜的不可预测性来搅局。取代冷战的反恐战争,见证了伊朗作为恐怖主义支持者的兴起,无论是在街头还是在网络空间。俄罗斯新发现的能源财富,展现出普京让俄罗斯联邦重回昔日苏联强盛荣光的决心。 综合国力上,美国或许是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然而,网络空间却是个杠杆。网络安全,是唯一能在技术上打破或超越传统限制和规则的领域。较小的国家可以借此发挥出超过自身体量的能力,并运用这些新发现的技术力量,推进他们的地缘政治计划。更多的国家则可以利用网络安全满足不同程度上监视自身国民的欲望。这种监视往往以“国家安全”的名义进行,但依据各国政府的不同,也可以走向更加严苛的大规模监视方向。 正如文始所言,对别的国家有任何实际或明显不满的任一国家,都可发起网络战。其中含义就是,网络战还将继续发展,而这很可能给网络空间带来非常负面的影响。 网络安全的“民族主义” 第一个负面影响已经可以感受到了:互联网的分裂。其中蕴含有两方面:首先是保护国家互联网不受全球互联网冲击;其次,推动本地产品的使用,抑制外国可疑产品的使用。伊朗、朝鲜和中国就是广为人知的例子。中国出台了国产化产品策略(中国的《网络安全法》),80%以上的中国大型企业安全采购将会投往国产安全产品。 其他国家虽然路线不同,但目的是一样的:禁止,或至少反对使用外国产品(比如说,中国的华为和俄罗斯的卡巴斯基在美国被禁),或者采取网络审查和媒体管制的方式,限制公民访问外国或分布式信息源,如英国目前愈演愈烈的信息管控。 该地缘政治效果的问题在于,只会增加猜疑而不是减轻,且这种“分裂”还有可能对网络和国家安全产生进一步的影响。 “仅用本国产品”的策略能否有效还是个未知数。大多数主流软件产品,都由全世界各个地方的程序员编写,母公司仅仅是把编码任务外包给他们不甚了解的程序员。我们往往别无选择,只能启用中国硬件、美国软件、法国路由器、以色列安全应用……许多产品在世界上某个地方生产,又在其他地方接受支持。很多著名软件公司里都有间谍员工吗?也许会有,但大多数情况下,涉事公司压根儿不知道他们的存在。 现状已经很明显,全球化市场力量,已经催生了生产高品质安全产品的最高效方式。强制干扰该模式,可能导致网络安全技术和产品水平的下降。当前的例子中,如果卡巴斯基实验室的无罪抗议是真的,那么美国政府机构便绑住了自己手脚,无法购买所有第三方测试中一直表现出色的一款反病毒终端防护产品。 一旦网络安全被“民族主义”削弱,依赖强健安全产品的国家安全,也就被削弱。网络安全基本上是需要国际解决方案的国际问题,比如网络安全合作进展的最佳例子,就欧盟和北约——这个全球最强大的政治和军事联盟。29个主权民主国家的司法、网络安全和情报力量的联合,远比某一个国家要强大的多。 英国脱欧背后的“英国优先”策略和民族主义,将削弱英国和欧盟安全。民族主义“美国优先”策略的完全效果,将削弱世界网络安全,且若同时削弱了北约的话,还可能会削弱世界现实安全。 更复杂的企业安全 对网络安全产品受地缘政治影响的顾虑,仅仅是让本就困难的工作更难以开展了。现如今,国家之间的政治深入各方各面。企业可能仅仅想要一款符合自身环境的安全解决方案,但如果考虑到某些厂商可能受到本国政府的影响,采购情况就会变得复杂。也许某厂商的解决方案非常合适,但却不得不担心潜在的恶意软件或后门。 有办法解决吗?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