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渗透测试

综述:《黑客帝国2:重装上阵》特效大揭密(图(2)

  《黑客帝国》里,“特工”史密斯(Agent Smith)的冷酷无情形象令人印像深刻,那张棱角分明的脸戴上墨镜后,活脱一个机器人模型。而他无与伦比的体能、力量、速度以及打不死的特性也使得尼奥在第一集里颇吃了些苦头。但是,在第二集里,尼奥将接受更加严峻的考验:除迎战“真史密斯”外,还要同时应付他的99个一模一样的副本!

  我们在《黑客帝国Ⅱ》最终版预告片中看到这样一个战斗片段:尼奥以脚震地,所产生的力量使地面变形,将近100个的史密斯副本纷纷被震倒。

  看惯了好莱坞种种惊人镜头而又服膺电脑科技的观众可能不会对此镜头大惊小怪,而实际上,这个镜头(以及许多其他场景)的达成同时也意味着盖塔在《黑客帝国》中首创的“子弹时间”(Bullet Time)技术得到了升华。

  “子弹时间”是一项革命性的技术,它使得导演可以营造这样一种效果:画面中的人物以慢镜头的速度发生动作,而观众却可以看到镜头本身正以正常速度围绕人物运动。为达到此效果,盖达与ESC工作室椎心泣血地将120台尼康照相机精确地摆放在一条由电脑追踪系统设定的路线上,随着演员动作的进行,这120台照相机将拍下每一帧画面,工作人员再将这些画面扫描入电脑,配上电脑制作的虚拟背景,就可以以任意的速度处理这些动作,同时又不损失图象的清晰度。

  面对导演对《黑客帝国Ⅱ》提出的更高要求,这一技术显然不够用了。“它限制太大,而且做起来太繁琐,‘子弹时间’必须升华成它所预示的那种真正的新技术。”盖塔如是说。

  于是,和3年前一样,盖塔与ESC的伙伴们再一次从零开始,研发前所未见的新技术。面对“子弹时间”被泛滥模仿,他们在苦笑的同时一定还夹杂着自豪;但这次,他们决心弄出没人能够模仿的东西来。他们发明了所谓的“动作捕捉”Motion Capture)技术:所有的主要演员以及武术替身都穿上了特制的内含感应器的衣服,照相机阵列将通过这些感应器记录下人物动作的每一个细节。一旦某场景的主要动作轨迹被完整地捕捉下来,导演就被赋予了无限的自由:他可以把摄影机“放”在任何他想放的位置,同时剪接的自由度也大大增加。ESC工作室称之为“虚拟电影”(Virtual Cinˉema)。在尼奥与100个史密斯对打那场戏里,一部摄影机围绕尼奥旋转,根据人物动作的快与慢,摄影机会“无缝”地进行减速或加速,制造出令人目眩的效果。

  不可能的场景

  有“末世感”的公路在城市中是不易寻见的,于是沃卓斯基兄弟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下巴掉地的建议:自己建一条!

  《黑客帝国Ⅱ》中最紧张的14分钟是在高速公路上的一段打斗戏。对于尼奥、莫菲斯、Trinity等人来说,有一条最重要的生存之道,那就是“永远不要上高速公路”。因为公路上的密集人群为特工们提供了足够的身体躯壳。而在《黑客帝国Ⅱ》里他们还是上了,那一长达14分钟的场景也是全片最令人难忘的集特效之大成的片段:人物在高速行驶的车辆间跳来跳去,从高处跃下将车头砸个稀巴烂,车顶那超高速的武打场面……

  这段场面是沃卓斯基兄弟最先拍摄的部分。他们花了几个月寻找合适的公路。对于这条路,他们的要求是要有一种“末世感”(Sense of Doom),当然,这在城市公路中恐怕是不易寻见的。于是沃卓斯基兄弟提出了一个令所有人下巴掉地的建议:自己建一条!2001年2月,他们找来一个装修队,向他们提出修建一条2英里的环路的要求,这条路必须与真实的高速公路一模一样:有出口指示牌、有陆桥、有斜坡等等。建造地点选在加州的一个海军基地。刚听到此事时,装修队几乎晕倒。“他们几乎就是直接拒绝了:‘我们绝对不干这事’,他们绝对无法相信这条路仅仅是为拍一部电影而修。”执行制片人格兰特.希尔(Grant Hill)回忆道,“他们问:‘你们知道这要花多少钱吗?’”他们当然知道:每1/4英里的造价约为30万美元,也就是说,他们一共要付出240万美元————仅仅为了修一条公路。“我们听了以后互相打量了一下,说,‘好吧,成交。’”

  特效场景二:一秒钟飞越城市

  还记得第一集结尾尼奥冲天一跃的镜头么?原来那不是幻觉,是续集的伏笔。

  在《黑客帝国Ⅱ》中,尼奥因为功力的增强而学会了飞行,从城堡里一路呼啸着临近,又一路呼啸着飞离。

  这种离奇的飞行镜头不由让人想起《哈利-波特》,不同的是:尼奥不需要扫帚。

  特效场景三:一瞬间复制自己

  在《黑客帝国Ⅱ》中史密斯从1.0版顺利升级到了2.0版,升级之后的史密斯功力也随之增强,他学会了复制自己。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