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皮书:2018年未成年人网络立法保护不断加强
时间:2018-12-31 07:0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未来网北京12月28日 (记者 梁希理)以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一轮科技和产业蓬勃兴起,在推动社会经济发展潜能全面迸发的同时,也带来一些潜在的安全风险和法律问题。12月28日,中国信息通信研究院互联网法律研究中心发布《互联网法律白皮书(2018)》(以下简称“白皮书”)。结合数字经济发展新趋势,白皮书总结分析了过去一年国内外互联网领域重要立法活动。 白皮书指出,目前我国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在电商、金融、医疗等领域已经出台相应法律规范,但仍然缺乏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白皮书认为,我国在过去一年里,互联网立法工作在互联网信息服务、网络安全保护、网络社会管理领域持续稳步循序推进,积极开展互联网专门立法。 防沉迷、防过度娱乐化 未成年人网络立法保护不断加强 网络社会管理的立法活动,对于保障互联网正常运行至关重要。白皮书提到,过去一年我们立法不断加强对未成年网络保护。 2018年4月20日,教育部办公厅印发《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强调,预防中小学生网络沉迷需要各方面尽心尽责、密切配合、齐抓共管,各地要充分认识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 2018年8月24日,国家广播电视总局起草形成《未成年人节目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旨在将未成年人节目管理工作纳入法治化轨道,引导、规范节目内容,切实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提出要防止未成年人节目出现商业化、成人化和过度娱乐化倾向。 《互联网法律白皮书(2018)》中“各行业互联网+分布图”。未来网梁希理/摄 数据安全制度较分散 缺少统一个人信息保护法 当前,数字经济在全球范围内蓬勃发展。与此同时,各国也在积极推进数据治理立法,加强个人信息和数据保护立法,加强网络安全顶层设计,提高在线内容管理要求,探索新技术新业务监管规则,不断应对数字经济对法律制度带来的挑战。 白皮书指出,党的十八大、十九大以来,我国已出台包括《“十三五”国家信息规划》《促进大数据发展行动纲要》在内的相关政策文件50余个。 白皮书还强调,总体来看,我国数据安全的相关制度比较分散,以宣誓性、原则性规定为主,缺乏体系化。 而在个人信息立法保护方面,白皮书分析,我国目前形成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个人信息保护法律体系。总体来看,我国个人信息保护立法呈现出分散性特点,目前在电商、金融、保险、交通、医疗、电信、邮政、统计等领域,已经出台了相应的法律规范,但仍然缺乏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 对于个人信息保护立法过程中的内容,白皮书也进行了展望和建议。白皮书建议: 一是要明确界定相关概念,以《网络安全法》对个人信息的定义为基础进行补充和完善,同时对信息主体、信息控制主体以及信息处理主体等进行界定; 二是明确个人信息收集、使用以及处理等具体规则,解决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应用于商业领域后,企业遵守现行法律的合规困境; 三是建立更加完善的个人信息权利义务及法律责任体系; 四是明确个人信息保护专门机构,解决当前分散监管、重复监管或者监管真空的问题。 想爆料?请登录《阳光连线》( )、拨打新闻热线0531-66661234,或登录齐鲁网官方微博(@齐鲁网)提供新闻线索。齐鲁网广告热线0531-81695052,诚邀合作伙伴。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网络安全”风云再起,中国长城深耕产业安全
- 下一篇:2018,谢谢你爱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