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侠风范人物画解析(范美俊寸光也长远)(2)
时间:2022-11-19 21:2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插件 点击:次
很难说有专攻老鼠的画家,但留下鼠画名作的画家也不少,如元初的钱选、明代的朱瞻基、孙隆,清代的朱耷、费丹旭、虚谷。近现代的齐白石、高剑父、徐悲鸿、张大千、于非闇、刘继卣、廖冰兄、黄永玉等也擅之。尤其是齐白石,本人属鼠,农家出身,熟悉田间地头,一生画鼠无数,或觅食或啮书或偷油,或活泼机敏,或狡猾贪婪,或以鼠喻人调侃打趣,既有乡野之趣,也有着雅俗共赏的美学意蕴。鉴于国人对齐白石等近现代名家画鼠挺熟悉,该文只分析古代画家笔下的鼠形象。 图2 元·钱选《黠鼠图》 目前能够见到最早的鼠画,为元初钱选所作《黠鼠图》,另有传其所作《鼠戏图》。前者绘荷叶包的莲蓬和果子,很快就被一大两小的老鼠给盯上了,正准备大快朵颐。画家很是大度,自题:“右黠鼠图,窃食可恕,但勿损吾书帙,不然狸奴当前,吾无策以应汝也。”意即只要不咬俺书皆“可恕”。否则,“不率先使用大杀器——猫”的承诺失效! 图3 元·(传)钱选《鼠戏图》 绢本设色 而《鼠戏图》,绘一个大冬瓜已被咬得支离破碎。画面上一只大鼠与三只小鼠正在进餐,其中一只小鼠全身白色,就是传说中的常被做实验的那种小白鼠。 明代的皇帝个个另类,好色好货的自不必说,有当乞丐的,有不愿上朝的,有喜欢木工的。宣宗皇帝朱瞻基也不例外,喜欢铜香炉也玩蛐蛐。他更喜欢画画而且画得不俗,当然。这不算一种病。其传世作品不少,其中有几件画鼠佳作,如《荔鼠图》《瓜鼠图》《瓜鼠图册页》。 图4 明·朱瞻基《荔鼠图》 纸本设色 图5 明·朱瞻基《瓜鼠图册页》 纸本设色,28.2×38.5cm 《荔鼠图》为黑底圆形扇面,一只灰白色老鼠正在啃食荔枝,画面相当简洁。《瓜鼠图册页》则绘一只小鼠在顽石旁啃食荔枝。而《瓜鼠图》要复杂些,绘草丛和石块,一只老鼠正在仰望苦瓜藤上悬挂的熟透开裂的瓜瓤,画面很是生动,有生活气息也文人画意趣,但区别于那种梅兰竹菊的文人套路。 图6 明·朱瞻基《瓜鼠图》 纸本设色,28×39.5cm,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明代以降特别是在陈淳、徐渭之后,大写意花鸟渐成风尚,其中孙隆以没骨法画鼠有些意思,吉林博物馆藏《花鸟草虫图》卷,绘一老鼠在瓜地啃瓜,双眼还警惕地环顾四周。日本泉屋博古馆藏朱耷《瓜鼠图》,绘花猫似的大瓜一个,一小鼠隐于其上几不可见,老鼠胆小谨慎的性格跃然于纸。费丹旭1840年所作《灯鼠》,桌上的红烛刚停余烟未散,灯下老鼠就已成群结队来报到了,石榴、葡萄与瓜子也就遭殃了。 图7 清·费丹旭《灯鼠》 纸本设色,99.5×36.5cm,1840年 晚晴时期的海派画家虚谷,擅长逸笔草草画金鱼、河豚、松鼠等动物,大多体态偏肥,形象夸张,饶有趣味。其笔下的松鼠,圆滚滚、毛茸茸,尾长长,或攀附松枝,或悬于柳条,有一股憨憨的萌态,笔简而意长。 图8 清·虚谷《松鼠红叶图》 纸本设色,扇面,大都会博物馆藏 总之,中国历代画家不避其俗,将身边不离不弃的小精灵付诸笔下,既有绘其自然物态的也有借之喻人的,或逼真写实或意笔简写,或客观严肃或诙谐幽默,为绘画大家族增加了一种生动有趣而又意味深长的题材。(注:此文压缩后发表于《中国收藏》2020年,题目也有调整。) 范美俊教授给学生教授书法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