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客防御手段(黑客入门学习之)(7)
时间:2022-11-05 11:1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插件 点击:次
对数据库进行加密保护是安全系统中的最后一道保护措施 。数据库的使用与管理功能,主要是将各种数据通过文件的形式实施保存和传输,如果被非法用户入侵,这些数据很容易被盗取、破坏和篡改。所以,在使用数据库的时候,可以建立三层密码提高数据库系统的安全指数。这样如果操作系统外层的密码保护被破解,那么还有数据库中的内层和外层的密码保护 ,这样被入侵的几率就会减小。另外,就算数据库中的信息被盗取或是丢失了,那数据也会因为加密设置,而不被轻易传播和利用。类似结构设置可见下图 2、检测外来入侵的攻击 对数据库进行入侵攻击系统检测设置,主要是为了防止有非法用户进入数据库中,破坏和利用数据。该检测系统主要是对一些没有获得权限访问的异常现象进行识别和检测,通过阻止这些用户的访问来保护数据的信息安全。这样如果是非法用户是没有访问数据库的权利,如此又可以加一道安全屏障。 3、安全认证与访问的控制 想要减少数据信息丢失的情况,可以通过提高用户身份的安全认证,或是对访问进行控制等方式。一般提高用户的安全认证,主要是加强密码设置或是建立指纹认证等,然后把一些重要信息进行入网安全的保护设置,通过保护数据源的方式,来提高数据的完整性和真实性。这是对数据库信息进行双层的安全保护对策, 在数据的加密情况下,数据储存系统可以设置为统一的模型,这样用户可以通过数据的节点进行返回操作,从而实现对原始数据的访问。 4、数据的恢复和备份 对于数据信息的丢失问题,还可以通过数据的备份和恢复来防止丢失造成的损失。 Oracle数据库具备很好的备份功能,它可以通过对数据的不同分类,将数据分为公开数据、核心数据、内部数据等类型,同时也将不同的数据进行备份。 Oracle数据库对信息的备份方式分为逻辑备份和物理备份。根据实际的数据情况,从而选择正确的备份方式,这样就算出现数据破坏和丢失,也可以有应急的对策,通过备份资源恢复数据,减少数据丢失造成的经济损失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假装黑客的网站有哪些(8个仿黑客装逼网站)
- 下一篇:一堆黑客工具集合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