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签“互不黑客攻击”协定,美媒称这是要推
时间:2022-10-25 20:11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采集插件 点击:次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周在访俄期间达成的一系列合作中,一项网络安全合作引起了美国的注意。 这份合作指的是中俄外长签署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俄罗斯联邦政府关于在保障国际信息安全领域合作协定》(下称《网络协定》)。美媒称这是首个双边“不进行黑客攻击”的条例,但更多的是为了“展示中俄推翻美国在网络技术领域霸权的意图”。 根据俄罗斯政府网站发布的《网络协定》的俄文文本,双方提到不会互相对对方的网络进行攻击,并同意共同应对可能“破坏国内政治和经济社会稳定”、“扰乱公共秩序”或“干涉国家内政”的技术。中俄同意交换执法部门的信息和技术,并确保信息基础设施的安全。 复旦大学国际政治系副教授沈逸告诉澎湃新闻(),中俄《网络协定》可以说是由上合组织“网络空间行为准则”一步一步演进而来。这意味着中国正式在国家战略上进入了网络时代。但是,这并不意味中俄两国故意要针对美国。 专家:这不是针对美国,而是被美国逼的 中俄等国曾于2011年9月向第66届联大提交“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推动了信息和网络空间国际规则制定进程。 近年来,信息和网络安全问题受到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网上公民隐私和国家主权受到大规模侵犯,制订相关国际规则、规范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呼声日益高涨。 中俄及上合组织常驻联合国代表今年1月9日曾联名致函联合国秘书长潘基文,请其将“信息安全国际行为准则”更新草案作为联大正式文件散发,呼吁各国在联合国框架内就此展开进一步讨论,尽早就规范各国在信息和网络空间行为的国际准则和规则达成共识。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援引网络安全专家路易斯(James Lewis)的观点称,俄罗斯和中国在试图建立一种区别于美国的网络秩序。俄罗斯在因乌克兰问题受到西方冷落后,与中国关系日渐亲密。路易斯称中国“乐意奉陪”的原因是,中国不会有任何损失,同时,中俄认为双方的合作能不断扩大他们在世界层面的影响力。 中俄的网络协定“不代表中俄关系有多么的好,但凸显的是他们有多讨厌美国”。路易斯说。 “这一观点只说对了一半。”沈逸告诉澎湃新闻,“中国和俄罗斯不是刻意要针对美国,而是美国刻意针对中国和俄罗斯进行打压,迫使两国逐渐认识到战略合作的重要性。” 沈逸称,联合国本身就一直在讨论建立网络空间的新秩序,让全球网络空间变成有利于国家发展的平台。相反,对美国而言,其战略是维护由自身主导的现有网络秩序。 因此,在这一前提下,沈逸说,美国“担忧被中俄针对”实际上是“心里有鬼”的表现。 新美国智库国家安全项目与技术总监菲茨杰拉德说:“这一技术联盟显示,两国认为他们虽然不能开发国际技术,但能够充分利用它,并在它对自身经济或政治造成威胁时将其阻断。” 美国国家情报总监克拉珀(James Clapper)2015年年初曾将中俄列为美国最大的网络威胁,称中国对美公司的经济间谍行为影响很大。而许多从美国公司窃取商业机密的网络攻击被单方面认为是由中俄发起的。中方曾对此做出过严正回应。 美军曾打算建立技术专家库,此举凸显了网络安全的重要性,同时也表明网络已经成为了新一代的战场。 而美国国家安全局长罗格斯说,在当前情报机构的定位技术越来越高明的情况下,对美国发动网络攻击的国家可能需要做出现实层面的回应。 尽管对于网络威胁作为战争导火索的国际惯例还在规划当中,罗格斯说,但“就事论事”,如果对北约进行的网络攻击造成了真正的损害,例如造成了医院断电的情况,北约将可能对造成攻击的国家发动进攻。 沈逸认为,这一论断也恰恰证明,中俄的网络合作并不是由于乌克兰问题而催生。美国的这一“就事论事”的标准实际上对中俄甚至世界其他国家都产生了威胁。 对美国科技企业产生影响? “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分析称,《网络协定》可能会对硅谷的公司产生影响,比如苹果和脸书。这些公司正努力和中国加强联系并试图吸引中国逐渐壮大的“中产阶层”市场。 中国与俄罗斯的协定暗示两国将会继续与美国技术保持距离。中俄两国都担心美国的软件会被用作国安局的监控工具,因而减少了对美技术贸易的交流,同时这也间接帮助了本土产业减少竞争。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