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学设计
时间:2018-05-02 06:54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本节课设计的教学任务贴近实际生活,能够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和教学理论为理论指导基础,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积极引导,及时评价,以任务驱动,开展活动,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协同完成任务的能力。引导学生多思考,多讨论,鼓励学生合作学习,增强创新意识,同时鼓励学生勇于表达。 二、教材分析 本课选自《信息技术基础》(广东教育出版社)第六章第一节《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本节内容主要是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以及掌握常见的安全隐患如何防治和处理。其中,对常见的信息安全问题、信息系统的安全及维护做必要的了解,进而掌握计算机病毒特点及预防办法。最后,对计算机犯罪和预防有所了解。 三、学情分析 学生通过具体的案例和相应的任务有针对性的进行训练,加之,学生的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对和自己生活贴近的事情非常感兴趣,特别是有关黑客的知识,因此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主动性。 四、教学目标 ①知识与技能: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其特点; 掌握信息安全系统维护的一般措施。 ②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具体信息安全问题的学习,让学生找出较好的防范方案使其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常见计算机中毒症状的分析解决实际问题。 ③情感态度及价值观: 使学生逐渐体会到“学以致用”的快乐,并能够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电脑中毒问题; 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引导学生学会分工协作,培养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 五、教学重点、难点: 掌握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措施。 了解计算机病毒并能够掌握有效防治办法。 六、教学方法 演示法、任务驱动法、自主探究、分组合作 七、教学环境 多媒体微机室 八、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教师语言:请同学们观看一段有关计算机安全的视频——《真实谎言》, 学生观看完视频。教师进行提问: 1、 视频中的特工怎样盗取重要情报信息? 2、同学们知道的信息安全案例有哪些? 学生观看 学生回答 学生体验 通过视频观看让学生了解信息安全的重要性,并使学生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信息安全问题 列举教材上的五个案例,并逐一进行分析说明(PPT展示) 1、 美国NASDAQ事故 2、纽约银行EFT损失 3、江苏扬州金融盗窃案 4、一学生非法入侵169网络系统 5、病毒入侵导致战争失败 思考问题 观看了解 让学生了解信息领域可能出现的各种不安全因素。 交流合作 结合上述案例,分组讨论计算机及网络存在的安全隐患,会产生怎样的后果以及如何预防? 谈谈开发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信息系统对维护国家安全有何意义? 分组合作 讨论交流 通过活动引起学生的思考,增强信息安全意识 信息系统安全及维护 了解信息安全及系统维护的一般措施: 物理安全(硬件安全) 逻辑安全(软件安全) 学生通过对比了解信息安全维护的基本常识 分析维护信息系统安全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了解计算机病毒及预防 “病毒”顾名思义,如同人类所得病毒一样,有着其固有的特点。 A、 病毒的定义 譬如,“蠕虫”型病毒,伴随型病毒,诡秘型病毒,变型病毒(又称幽灵病毒) 学生了解、思考 给出病毒的定义,说明导致信息不安全的主要因素 活动: 查找病毒特征 B、计算机病毒的特点: 1、 非授权可执行性 2、 隐蔽性 3、 传染性 4、 潜伏性 5、 破坏性 6、 表现性 7、 可触发性 通过网络查找常见病毒总结病毒特征 观察学生能否快速准确找到相关信息 讨论、理解 B、 计算机病毒的防治 不要随便复制和使用盗版及来历不明的软件或存储设备 学生思考,讨论。 提高学生安全防范意识和良好的信息安全素养 讨论活动: 计算机犯罪及预防 让学生通过自学当前常见计算机犯罪行为,讨论应该如何有针对性进行预防 阅读课本进行思考 引导学生快速阅读课本,提升自学和总结归纳信息的能力 练习 查找有关资料,了解从外部侵入别人的计算机系统通常使用什么方法,应如何进行防范。 思考 搜集网络资料 让学生通过作业进一步巩固有关信息安全的预防知识 课堂总结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当AI来临:如何以技术护航金融安全
- 下一篇:影响计算机网络安全的因素及预防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