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首个智能设备安全报告发布 摄像头最不安全
时间:2018-11-28 19:26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智能设备正在成为新的安全威胁,一份研究报告指出,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智能设备的安全漏洞将会以每年超过20%的速度增长。 11月27日,360安全大脑发布了国内首个智能设备安全报告,这份名为《典型IoT设备网络安全分析报告》从智能摄像机、电视盒子、智能打印机等家庭及办公场景下最常见的IoT设备入手,进行了50余个品牌近200种不同机型产品的抽样检测与分析,并围绕厂商安全服务水平、用户安全意识、IoT安全趋势等维度,系统分析了典型IoT设备的安全问题。 报告显示了严峻的IoT安全现状,指出一些常见漏洞可轻易导致IoT设备丧失控制权,任人摆布。这些与用户“朝夕相处”的IoT设备将带来更严重的安全威胁,而智能摄像头首当其冲,成为“最不安全”的智能设备。 此外。报告还预计,如果不采取有效措施提高IoT设备安全性,2019年,与IoT设备相关的漏洞将以28.6%的速度增长,安全形势不容乐观。 智能摄像头最危险:近五分之一存在漏洞 该报告研究对象为IoT设备危害最大,也最为普遍的三大类安全漏洞:远程弱口令漏洞、预置后门漏洞和敏感信息泄露漏洞在不同智能设备上的分布情况。 检测显示,8.4%的受检设备存在远程弱口令漏洞,是影响最广泛的漏洞,弱口令极易被破解,继而导致设备丧失控制权,危害后果严重。 目前的智能设备远程操作已经是“标配”,比如利用手机查看家中智能摄像机的画面、网页管理打印机等设备、上传下载文件等。 所谓远程弱口令,即使用的远程服务只设置了简单密码,比如admin、password、12345678等常见字母、数字组合,以及个人姓名、生日、电话号码、身份证号等,。 报告显示,19.5%的智能摄像机存在上述常见安全漏洞,是三类设备中最“危险”的IoT设备。而在智能摄像机存在的漏洞中,远程弱口令漏洞占比最高,为91.7%。这一漏洞发生在智能摄像头上,可能导致摄像头变“偷窥狂”,泄露用户隐私。 此外,智能打印机存在的漏洞中,远程弱口令漏洞占比最大,为95.8%。在企业的日常工作场景中,远程传输文件进行打印是再熟悉不过的行为。如果打印机管理员疏于修改打印机出厂设置的远程服务弱口令,可能引发商业机密的泄露,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在电视盒子暴露的漏洞中,敏感信息泄露漏洞占比高达92.7%,远超其他类型漏洞。该漏洞主要由敏感数据存储未加密、采用明文传输等原因导致。利用这些漏洞,攻击者能远程查看用户电视设备播放的节目列表、历史记录,甚至造成用户的视频网站账号密码泄露。 报告强调,除这三大类漏洞外,不同的IoT设备中还存在更大比例的其他类漏洞,整体安全情况不容小觑。 用户最担忧隐私泄露、人身财产安全 360安全大脑对IoT设备用户的调研显示,提升生活便捷程度、享受科技体验、守护家庭安全为用户购买IoT设备的三大原因。但是,用户对IoT设备的担忧,也同样来源于安全方面。 调研数据显示,用户对IoT设备最担忧的安全问题是隐私泄露及盗窃,其次是人身安全、支付安全、病毒攻击和WIFI风险。用户所担心的这些方面,也是IoT设备目前被诟病最多的威胁。 根据调研,只有36.0%的网友表示,从未遭遇过IoT设备安全问题。4.5%的用户表示经常被各种安全问题轰炸,饱受叨扰;18.1%的用户表示曾遭遇过安全问题,虽然加强了防护,但仍然防不胜防;另外高达40.1%的用户表示,不知道是否曾遭遇过智能硬件安全问题,但个人信息可能已经被泄露了。 除了IoT设备本身的漏洞,用户的忽视以及不安全使用,也是造成IoT设备安全问题的重要因素。用户的不安全使用行为包含不修改默认密码、设置弱密码、不升级打补丁、安装过多插件等。 密码方面,用户使用弱密码或使用默认密码,是重要的安全隐患之一。360安全大脑通过对用户的调研显示,61.7%的用户会修改密码并设置高防护密码,而30.5%的用户会使用弱密码,还有6.8%的用户根本不去修改密码。 定期升级系统或给漏洞打补丁,是确保IoT设备安全性的重要举措。360安全大脑对用户的调研显示,大部分用户会及时升级、打补丁,分别占比49.3%和63.0%;0.9%的用户不去修补漏洞,7.5%的用户不去升级网络端口;其余则是大部分会、偶尔会。也就是说,用户的安全意识仍然不够高。 厂商是第一责任人,三成厂商不考虑安全问题 厂商是守卫IoT安全的第一道关口,其能否为IoT设备设置安全模块、高强度的出厂密码,及时修复漏洞,都关系着IoT设备的安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