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安全预防措施

首都网络安全日:看到辰通信息方案,找到网络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一再强调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强国。4月下旬,先是召开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后又致信祝贺首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开幕,均围绕网络安全强国,加快数字中国建设。

为着眼“建设网络强国”战略目标和“京津冀协同发展”决策部署,4月26日至28日北京市公安局与北京市委网信办联合主办第五届“4.29首都网络安全日”系列活动。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简称“公安三所”)展出的辰通信息eID可信身份方案,从底层逻辑到场景应用,全体系地让笔者看到了网络安全的根本。

首都网络安全日:看到辰通信息方案,找到网络

eID可信身份是构建网络安全的最好切入

近年来,网络安全形势面临严峻挑战。比如互联网层面的身份认证,仍是“姓名+公民身份号码”,或提交身份证照片、手持身份证照片认证身份。这是以牺牲个人信息为代价,会造成大规模个人信息泄露,给不良企业甚至犯罪分子采用大数据技术汇聚、追踪和精准画像提供了条件,由此带来的电信网络精准诈骗等问题。

在20-21日全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就没有经济社会稳定运行,广大人民群众利益也难以得到保障。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核心技术是国之重器。要下定决心、保持恒心、找准重心,加速推动信息领域核心技术突破。

eID作为新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eID全称是公民网络电子身份标识,是由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签发给公民的网络电子身份标识,以密码技术为基础、以智能卡芯片为载体,能够在不泄露身份信息的前提下在线远程识别身份。eID具有权威性、安全性、普适性、私密性四大特性。

也就是说,eID可信身份能够在互联网环境下证明“我就是我”,可搭载在银行卡、贴膜卡、手机卡等介质中,通过密码技术及其它辅助手段,在认证的同时又具备隐私保护特点。

eID隐私保护技术为网络安全的整体保障提供了新思路——将个人信息保护的关键节点前置,在源头上形成保护机制。这样可以避免第三方明文存储用户信息而导致用户隐私泄露,同时又能满足相关部门的监管条件。

智慧城市案例印证eID可信身份是网络安全关键

目前,我国eID发展已趋成熟。比如笔者在公安三所展厅看到的辰通信息方案和应用实践,就是很好的佐证。

这次在展会上,公安三所展位分享的辰通信息基于eID可信身份的手机eID和智慧安监方案,从应用载体和应用场景两个维度诠释了 “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的具体落地。对于更广泛的网络安全事业,则管中窥豹,可见一斑。据了解,辰通信息是与公安部第三研究所签约,专业从事网络身份认证的研究、开发和实践的eID网络身份运营机构(IDSO)。

首都网络安全日:看到辰通信息方案,找到网络

以eID危化品运输车载终端为例,辰通信息提供的应用方案,在山东省高青县的试点中全流程人证合一,实时监控并信息隐私可追溯,事前将危化品的风险降到最低。此外,辰通信息与高青县人民政府联合试点打造县域eID网络安全智慧城市样板,包括山东黄三角物联网产业园合作项目、eID应用数据中心建设项目、智慧城市建设一卡通项目、数字民生互联互通项目、全流程危化品监管项目等各领域项目的落地实践,串联起县域eID智慧城市的方方面面,打造了网络安全政务管理的标杆。助力高青县获得了 “2017中国智慧城市示范城市”称号。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网信事业代表着新的生产力和新的发展方向,应该在践行新发展理念上先行一步。公安三所多年磨一剑的“公安部公民网络身份识别系统”,张开了在国民经济方方面面的网络安全大网,通过辰通信息等eID运营机构在各领域的深耕,以网络安全促成国家安全,创新加快经济发展,起到了根本性作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