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桐乡精心织就人民满意的“平安网”

  桐乡大事记

桐乡精心织就人民满意的“平安网”

  平安金鼎。

桐乡精心织就人民满意的“平安网”

  1997年1月,新成立的110报警指挥中心。

  1月10日,市公安局110报警指挥中心开通。

  1月26日,桐乡市成立市妇女儿童工作委员会。

  6月20日,梧桐镇红太阳垃圾无害化处理场竣工,并投入使用,投资308万元。

  12月3日,嘉兴卷烟交易市场由嘉兴迁往乌镇,由嘉兴市烟草专卖局和桐乡市烟草专卖局组成的嘉兴卷烟交易市场管理委员会实施管理。1999年9月6日,嘉兴卷烟交易市场关闭。

  12月19日,桐乡市私营企业工会联合会成立大会召开。

  同日,桐乡市进出口公司整体改组为浙江桐乡外贸集体股份有限公司。

  平安,是人民群众最基本的需求,也是社会最基本的发展环境。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社会治安状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社会治安管理不断出现新情况、新问题。为改变旧的打击犯罪方式和治安静态管理模式,适应新的经济社会发展,1997年1月10日,桐乡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正式成立,在依法打击现行违法犯罪,保障人民群众安居乐业,维护社会平安和谐等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2003年,桐乡在全省率先作出打造“平安桐乡”决策,之后又顺利摘得平安铜鼎,拿下银鼎,勇夺金鼎……如今,“平安桐乡”已实现13连冠,成绩的取得无不折射出“平安桐乡”建设中理念、制度的变化,机制、方法的创新,以及以人民群众期待为导向共谋大平安的不懈追求。

  开通110报警指挥中心

  拥抱科技,守护平安

  1997年,在桐乡,一个号码为“110”的报警电话迅速流传开来并直抵人心。

  经过21年的探索、创新和发展,110作为家喻户晓的报警求助电话号码,不仅成为人民警察为人民的形象品牌和文化符号,还成为公安机关警务快速反应和联合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应对公共突发事件的“中枢”。

  今年52岁的民警陈小明至今还清楚记得110报警指挥中心初成立时的情景。“那时候,打110的人并不多,而且大多数都是求助类的报警。”他说,那时12345市长电话还没开通,110还承担了政府倾听群众呼声的作用。“家附近的窨井盖破损了找110,哪里的道路出现坑洼了,也打110。”

  陈小明介绍说,与现在每年的接警量比起来,那时候的110接警量可谓是少之又少,仅1万多起,但市公安局还是配备了专门的110处警队伍、110处警车,实行全天候执勤备勤。110报警服务台也实行24小时值机,以“有警必接,有险必救,有难必帮”为工作原则,帮助群众排忧解难。

  2004年,桐乡市公安局投入20多万元资金,对原110处警系统软件设施进行改造和升级。从那一年年底开始,110接警中心也开始实行110、119、122三台合一运行,三项接警任务统一由110指挥中心负责。

  “当时我们指挥中心共设6个接警工作台,每个工作台都可以接入110、119、122报警电话,其中两个报台设置为火警优先台,在接警台满负荷工作时,会优先显示。”陈小明回忆说,受理的各类报警,统一由110指挥中心向各派出所、消防大队、水警大队和交警大队等处警单位下达指令。在完善110接警工作规范及各项规章制度同时,也进一步增强了服务意识,提高了工作效率。

  正是在这一阶段,桐乡市公安局110指挥中心依托科技信息化建设,大力加强信息平台建设应用和互联网等现代科学技术应用,110接处警工作向现代警务指挥机制跨越。

  2014年,桐乡市公安局开始探索新思路突破原有侦查破案体制,启动合成作战中心建设,并将110指挥中心纳入其中;同年10月,制定《“智慧警务”建设三年规划》;两个月后,搭建云计算中心,正式拉开大数据建设序幕。

  如今,走进智慧警务体验馆,云计算大数据池监测平台上滚动着实时录入的新信息,魔方实战平台上统计着7天内桐乡所有案件的分布情况,这正是110报警指挥中心全天候守护群众平安的有效载体,而110早已成为公安部门感知群众需求和社会治安的第一道“窗口”,是“平安桐乡”的一个缩影。

  擦亮“平安桐乡”金字招牌

  平安已在,幸福自来

  境安民富、善政良治。2003年7月,桐乡市委下发《关于开展打造“平安桐乡”活动的实施意见》,率先在全省开展平安创建活动;2004年5月,浙江省委作出了建设“平安浙江”的决定;2006年3月,桐乡市被省委、省政府命名为浙江省2005年度“平安市”,成为全省首批获此荣誉的67个县(市、区)之一。随后,桐乡又顺利摘得平安铜鼎,拿下银鼎,并于2016年获得了浙江省平安创建的最高奖项--首批平安金鼎。今年,桐乡再次领回了2017年度平安市的奖牌,“平安桐乡”建设实现“十三连冠”。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