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从"信息高速公路"到"网络强国"|40年40组关键词

2018年11月8日,江南水乡乌镇,再次点亮“互联网之光”。第五届世界互联网大会在这个千年古镇开幕,人们在这里展望数字世界的未来。作为影响力越来越大的互联网大国,中国不仅修炼自身,也致力于为全球互联网发展扩大国际共识,添加制度保障。

“谁掌握了互联网,谁就把握住了时代主动权。”改革开放以来,从打通“信息高速公路”到建设“网络强国”,从“伴生者”“受益者”到“助力者”“加速器”……中国互联网作为最具发展活力的领域之一,不断为发生在中华大地的伟大变革添加新的注脚。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

“Across the Great Wall we can reach every corner in the world(跨过长城,我们可以到达世界上任何角落)”

这段激荡的文字,是1987年在北京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中国用自己的邮件服务器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封电子邮件内容。

回忆邮件内容的来历,时任研究所所长的李澄炯说:“写点什么呢?国内正在改革开放,我们应该传达中国人要走出去,向世界问好!”这是中国与互联网最早期的亲密接触,正应了邮件内容所说,中国互联网第一次“越过长城,走向世界”。

“中国人离信息高速公路还有多远?”时间到了1995年,在中关村南大街的一块巨大广告牌上,出现了这句载入中国互联网发展史的著名广告语。竖起这块广告牌的是中国最早的民营互联网服务提供商——瀛海威。对于这个张力十足的问题,以英语“information highway(信息高速公路)”的汉语音译为名的瀛海威回答“向北1500米”——前方向北1500米,就是瀛海威的网络科教馆。

而中国互联网,其实在一年前就已经作出了回答。1994年,中国互联网迎来一个重大的历史时刻。4月20日,连入Internet(国际互联网)的64K国际专线开通,中国实现了与国际互联网这条信息高速公路的全功能连通,成为真正拥有全功能国际互联网的第77个国家。

代表中方与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协调连入国际互联网的是时任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胡启恒,她后来回忆这个重大的历史事件时说:“中国的改革开放不但改变了人民群众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更重要的是,我们与外部世界有了更多的接触,中国互联网也正是在这种机遇下得以成长和发展。”

20世纪90年代初,改革开放进入了新阶段,全球互联网商业化浪潮也开始喷涌。改革开放为互联网进入中国打开了大门,中国在这个恰当的时机全面拥抱了国际互联网。

从追随者到勇于革故鼎新的竞争者

改革开放的大门不仅引入了互联网,也唤起国内无数嗅觉敏锐的互联网人的创业梦想,还唤回了张朝阳、李彦宏等留美的年轻人。中国互联网也开启了创业的“黄金时代”——

1996年8月,从美国归来的张朝阳创办了“爱特信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搜狐前身);1997年,人民网、新华网上线,同年6月,26岁的丁磊在广州创办网易;1998年11月,27岁的马化腾在深圳成立腾讯,一个月后,王志东成立新浪网;1999年6月,35岁的浙江英语老师马云,在杭州创办了阿里巴巴网站;仅仅半年后,李彦宏辞掉硅谷的工作回国,于2000年1月1日创建了百度公司。

正是这一批互联网企业的迅速崛起,成就了今天的中国互联网版图。他们先后在自己的领域打败了国外的“师傅”,让今天的我们用上中国自己的资讯网站、即时通信工具、搜索引擎、购物平台等。

“中国互联网因改革开放应运而生,20年前腾讯诞生于得改革风气之先的热土深圳,回顾互联网在中国的发展,最需要感谢的,是改革开放给予的巨大的包容和创新的空间。”腾讯公司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马化腾说。

今天,中国的网民已有8.02亿人,CN下的网站331万个,中国数字经济规模达27.2万亿元,占GDP比重达32.9%,亿万人民正在共享互联网发展的成果。而在1997年11月,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一次发布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中国上网计算机仅为29.9万台,上网用户数62万。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中国已作为一个网络大国站在了数字化浪潮的前沿,从一个亦步亦趋的追随者转变为勇于革故鼎新的竞争者。

未来已来,时不我待

“我是‘最多跑一次’改革的直接受益者。过去企业注册登记少则几周,多则数月,而现在一天就能办完。”浙江盘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田宁感叹,“互联网+政务服务”让企业和群众到政府办事像网购一样方便。

不仅在政务服务领域广泛应用,中国互联网已经成为推动全面深化改革、拉动经济增长、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的重要助推器。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