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安全检测|网络安全服务|网络安全扫描-香港墨客投资移动版

主页 > 业界资讯 > 网络花边资讯娱乐

滴滴试行车内录像功能安全保障再升级 -社会新

与亲朋好友小酌一杯,对于不少人而言的确是人生美事。但是酒后的一些不良行为也成为全社会需要面对的问题。在出行领域,乘客酒后因搭乘网约车、出租车引发的纠纷屡见不鲜。在这种背景下,滴滴在推出行程录音等一系列安全功能后,近日再次升级安全措施——逐步试行车内录像功能,并进行加密保护,营造文明的出行环境等。面对社会聚焦的安全问题,滴滴通过公众评议会、意见征求会等邀请多方力量共建共治,筑牢企业安全意识,推动安全保障升级。

●撰文:叶丹

滴滴:醉酒投诉日均3万次 公众评议会邀社会共治

如果你问一名滴滴司机,他最担心的是哪一种订单?十有八九都会和醉酒乘客纠纷、呕吐等有关。近期在广东东莞市,有一名乘客呕吐在车上,司机找乘客理论反而遭到乘客殴打,殴打后又受到乘客恐吓,司机腰部和头部受伤并报警。在警方强制要求下乘客到派出所接受调查。最初乘客不承认自己有殴打行为,反口说自己被司机殴打,后续经过派出所走访调取监控才还原真相,警方表示乘客如果不与司机协商和解将面临15天治安拘留。

其他一些纠纷情形中,尽管未给当事司机造成人身伤害,但也给司机带来了经济损失。例如,车辆被损坏、司机车辆被呕吐物弄脏、乘客醉酒长时间无法下车导致司机无法继续工作等。

滴滴出行介绍,本着为司机和乘客人身安全负责的态度,进一步推进安全整改、提升平台安全性,平台近期成立了专门的项目组,着手研究醉酒乘客的出行问题。滴滴“公众评议会”近期也上线试运行,对于平台面临的难题和挑战,长期征求意见和建议,邀请社会各界参与共建共治。

除了乘客醉酒,网约车上还多发因绕路、性骚扰等引发的纠纷。滴滴平台数据显示,每天共收到超3万次与醉酒乘客乘车相关的司机投诉,因醉酒引发的司乘纠纷数量日益增多。有些纠纷里面,甚至暴露出严重的安全隐患。平台数据显示,从2018年9月1日至10月20日,共收到提交相关证据、证明醉酒乘客侵害司机的案例总数为211例。

行程录音基础上逐步试行车内录像 专家:有利于司乘文明、保障司乘权益

为了进一步加强网约车的安全运营保障,同时保障司乘利益,滴滴方面近日在原有行程中录音功能的基础上,逐步试行车内录像功能。11月7日起,成都、广州、长沙、深圳、郑州、合肥、东莞、泉州、重庆、宁波、温州、烟台、惠州、无锡、杭州、青岛等城市的乘客在呼叫快车、优享、礼橙专车时,会陆续收到相应录音录像授权提示,用户授权后可继续叫车。授权后,若打到安装车载设备的车辆,行程会全程录像。

中国政法大学知识产权中心特约研究员赵占领认为,不少乘客担心车内录像功能会泄露隐私。而实际上,网约车属于运营车辆,也是一个小的公共环境,和公交车一样车载录像会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乘客安全。

滴滴方面称,将按照相关法律规定,通过加密保护技术,保障乘客及司机的隐私。行程中车内录像不仅有助于营造文明的出行环境,也能为平台判责提供更多依据。

对此,北京市中闻律师事务所合伙人王维维律师表示,网约车试行车内录像功能,可以给不法分子以震慑,还能在事发后给公安机关破案提供线索和证据。这不仅能保护乘客,还能保护司机的人身安全,同时更是倡导司乘文明、保障司机和乘客双方合法权益所必需。

多方“问诊”筑牢安全意识 持续加强安全运营保障

包括持续加强存量司机的安全审核、短信报警扩展至12个城市、完善“代叫车”一键报警等,在全面落实主管部门指导意见、积极听取社会各界建议的同时,滴滴切实整改,持续加强安全运营保障并推进网约车合规工作。

据介绍,10月1日以后,滴滴加快安全整改步伐。在升级安全运营保障措施和安全功能、积极排查安全隐患的同时,滴滴在全公司范围内持续组织学习《安全生产法》,以及网络预约出租汽车和私人小客车合乘等各项相关政策和法规,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并对安全工作进行重点部署。此外,滴滴邀请专家、乘客、司机等“问诊”滴滴,在北京、广州、杭州等城市举办了多场座谈会,同时管理团队上街征求用户意见。

滴滴出行首席执行官程维表示,在过去6年的发展中,滴滴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但对于安全责任的认识却不够深刻。滴滴所处的行业对安全的要求非常高,在建设安全体系时,滴滴必须与道路交通、安全生产、犯罪心理、信息安全、刑事治安等多领域协同配合,吸收其他行业的安全管理经验,并结合自身业务和产品设计,真正让安全保障成为出行“铁律”。

(责任编辑:adm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