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从进博会看城市建设管(2)
时间:2018-11-11 21:42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延安路高架是进博会最重要的通道之一,和国际最高标准对标后,采用了“预防性养护”措施。预防性养护在城市道路上较少使用,通过喷涂一种还原剂,对沥青的三大指标进行还原。施小忠告诉记者,这不仅使原有沥青乌黑发亮,还延长了沥青路面的使用寿命;全线采用双组份陶瓷玻璃珠新型材料,全面提升了标线的感光度和安全系数,不仅更耐用,而且提高了夜间的辨识度。不仅如此,高架中央隔离带的防眩板全部更换,两旁的声屏障也统一了式样和色泽;原先的水泥隔离墩更换成连续的、自重轻的钢制隔离墩,更加安全、美观。 今年9月下旬起,每到晚上11点后,人民大道、中山东一路、延安东路等7条上海一级道路上,便悄然出现一支特殊的道路保洁队伍,“6名成员”排成一列,在夜色中有条不紊地行进着。 错开交通高峰,在晚上保洁道路,看似是加班,其实反而高效——原本白天要做两三遍,花一个半小时才能做完的一条道路保洁,现在“一遍过”,只要半个小时,而且效果更好。欣谊环卫机械清扫班的班组长沈祥说起这“6名成员”,无不自豪:“这是三老带三新的全新阵容,作业一次,路面上的一般垃圾,再加上PM2.5的吸净率能达到97%以上。” 这“6名成员”分别是:从意大利引进的清扫车,专“吃”路面上的大件垃圾;国产的全新吸尘车,用来对付扬尘,面对PM2.5这样的细微颗粒也不在话下;传统的洒水车,将细小垃圾冲向沟底;传统的清扫车,能“吸”走被冲到沟底的垃圾;传统的高压冲洗车,能灵活控制喷头方向,给路面来一次强力“淋浴”;从美国引进的洗地车,负责收尾,给路面涂上洗洁精,并且冲洗掉,其还有环保功能,能够反复回收利用路面的“洗澡水”。一套“链式”联动机械化作业下来,路面干净得几乎可以席地而坐。 选用乡土树种体现“低碳风” 因地制宜、可持续、低碳的绿色理念,在此次进博会绿化保障工作中体现得淋漓尽致,正在辐射至上海整座城市,从6天吹拂过365天。 在北翟路和广顺北路的交界处,有一片独特的花海,开满了波斯菊和硫华菊,但这些花草并非像往常一样从苗圃中整株采购,而是由今年夏天播撒的花籽孕育而成。截至今年10月,长宁区有10.6公顷的储备用地都采用了通过籽播营造自然花海的方式。 新建、改建道路行道树的选择也展现出浓郁的“低碳风”。在通虹路上,近百棵枫杨昂首挺胸,这种乡土树种的果实两端有翼翅,形似元宝,具有观赏价值,到了秋季,一树金黄的它更是“颜值担当”。绿化部门表示,乡土树种能够更快、更好地适应上海的气候及土壤条件,否则,只考量好不好看,到时“仓促上阵”的植物无法适应环境,出现病死,再用新的植物去替代,是一种浪费。其实,更多选用乡土树种,城市园丁们还有“私心”,那就是为上海的城市肌理注入更多本土元素,让上海随时能向五湖四海的宾客展现更多元的海派文化。 “低碳风”同样吹进了交通领域。目前,上海四大出租车企业陆续更换新车型,强生出租已彻底告别老旧的桑塔纳车型,开启了申城绿色环保出租车时代。在进博会期间,实施交通保障任务的350辆出租车,均已升级为纯电动车——荣威Ei5。据估算,与燃油出租车相比,新能源车百公里燃料成本下降77.5%左右,日后市民也可“扬招”到纯电动出租车。440辆新造型、低地板、无障碍、智能化纯电动公交车也将陆续使用在日常的公交线路中。 原标题:【新时代新气象新作为】从进博会看城市建设管理的“绣花功夫” (责任编辑:admin) |
- 上一篇:中美外交安全对话互释善意 避免新“冷战”
- 下一篇:着力提升保安全促发展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