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智慧 筑起文物古建筑安全防火墙(3)
时间:2018-11-10 13:33 来源:网络整理 作者:墨客科技 点击:次
“华严寺消防工作的一个难点是,它不仅仅是文物保护单位、重点旅游景区,同时也是一个宗教场所,香烛、明火以及易燃物品众多,这对消防工作提出了严峻挑战。”刘超介绍说:“为了确保寺院消防安全,我们依照市委、市政府制定的‘政府所有、文物管理、宗教使用’原则,有效协调宗教单位开展消防工作,对古建筑中重要的木构件部分、重点保护部位与古建筑内悬挂的各种棉、麻、丝毛纺织品饰物和帐幔、伞盖等实施拆除,从源头杜绝火灾隐患。” “消防工作离不开消防设施。”在硬件建设方面,华严寺不断加大投入,设有专用疏散通道10个,并设置可供大型消防车进入的专用消防通道;配备专业地下消防给水系统,包括地下式消火栓35个、300立方米消防水池一个。同时,在消防部门指导下,顺利完成微型消防站建设,并配备消防作战服、消防器械及小型消防车。 除此之外,寺院还根据建筑特点,配备了ABC类灭火器350具、2公斤二氧化碳灭火器8具、推车式二氧化碳灭火器4具、消防沙袋若干,并在景区安装监控摄像头99个,安排专人24小时值班对景区内外各区域严密监控。 全力护航景区安全 “华严寺位于大同古城内,周边有不少木结构建筑,对于寺院消防安全远不止做好内部消防安全工作那么简单。”对于华严寺消防安全工作,大同市消防支队平城区大队大队长郭武刚有自己的理解。他说:“近年来随着大同城市建设步伐加快,大同古城内各类活动随之增多,前来旅游观光的游客也逐渐多起来。每年灯会期间,我们都提前对活动现场及华严寺周边作检查,并派人员现场蹲点执勤,确保安全。”今年2月8日正是农历小年,2018年中国大同古都灯会在万众瞩目中拉开帷幕。今年的灯会不论是灯组规模还是游客人数都史无前例。为了确保灯会期间的消防安全,大同市消防支队制订了周密的消防安保预案,引入定点执勤、流动执勤和动态巡逻三合一执勤方式,每天出动4辆消防车、4辆消防摩托车和48名队员在灯展各个重点区域执勤,确保万无一失。 这种模式一直延续到正月十五之后,灯会顺利结束。“除夕,别人都和家人团聚吃年夜饭,我们的队员们仍在外面执勤巡查。一旦接到警情,他们就立刻奔赴现场处置,等到处置完返回执勤点时,已是迈入新的一年。”回忆起今年古都灯会期间的安保情况,郭武刚低头沉默片刻,“为了古城安全,为了大家安全,我觉得值!这就是消防的使命!” 五台山:守护平安也是修行 五台山位于山西忻州市五台县境内,与浙江普陀山、安徽九华山、四川峨眉山共称“中国佛教四大名山”,同时也是“世界五大佛教圣地”之一。闻名海内外的五台山其实不只是一座山,它是坐落于“华北屋脊”之上的一系列山峰群,景区总面积达2837平方公里,最高海拔3058米。 由于五台山寺院繁多,大多依山而建,且多为木结构建筑,不仅存在诸多消防安全隐患,还给灭火救援带来了很大困难。与此同时,遇到旅游旺季和宗教活动时节,众多游客、僧人聚集,随之也会增加消防安全隐患。如果寺院防雷措施不到位,还有可能因雷击导致火灾发生。为此,五台山消防部门同当地佛教团体一起创新开展消防安全工作,让这个清凉殊胜之地永呈祥和。 编制防控“战时锦囊” 11月1日上午在菩萨顶,一本印刷精致、内容丰富的消防档案引起记者的注意。档案封装精细,目录详细,包含基本情况介绍、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用火用电点位图、消防设施与疏散平面图、毗邻建筑示意图等众多内容。 “这就是我们为寺院建立的消防档案,也是支队开展‘一寺一档’建档工作中的一项内容。”五台山消防大队大队长李岗拿起档案介绍,“从档案里可以详细地看到整个景区的消防设施分布情况和每一个寺院每一座大殿的文物明细及保护措施。这样一来,无论是平时检查,还是遇到突发情况灭火救援,都可以针对每个寺院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方法和措施。” 消防忻州支队在“一寺一档”建档工作中制定了《年度消防工作计划记录表》,并依托寺院管理人员和自身消防安全保卫力量,做好日常防火巡查、每月消防工作例会、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年度电气线路以及消防设施全面检测等相关工作。同时,还派专人深入每个寺院测绘出消防水源示意图、毗邻建筑示意图、用火用电点位图、消防设施与疏散平面示意图,确保每个寺院及周边场所建筑物及消防信息全覆盖,让基础档案真正发挥“平时是台账、战时是锦囊”的作用。截至目前,已制定完成寺院基础档案84家。 提升灭火救援实力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