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雪松:李教授,在这个时候召开经济工作会议,我们非常想知道这里面重要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选择在这个时候召开?
姚雪松:我想这些关注里面会不会也包含着,不妨说对2013年经济增速一种规划的涵盖?
李稻葵:毫无疑问,对短期增长的政策来讲非常关注,这是短期的。我想说的是不仅短期的政策的调整,更重要是对于长期发展,比如说未来的五到十年,中国经济应该是按照什么样的速度增长?这个政府工作经济报告里面应该有所提及,对于我们建立一个新的预期,市场的预期而言非常重要。
姚雪松:其实现在对于中国的经济,我想外界的看法有很多,我知道您今天凌晨刚刚从美国回来,这个华尔街人对于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怎么看?
李稻葵:其实不光是华尔街,包括学术界也对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现在是看不清楚的,我指国外的,我在哈佛大学星期一做了一个学术的演讲,然后星期三、星期四在华尔街跟他们交流,我发现普遍国外是看不清楚的,普遍的国外的投资者和学术界的人士对中国经济目前是不放心的,是唱空的,是看不准的,悲观的情绪为主,他们认为中国经济已经碰到了很多很多不可逾越的一些障碍,即将进入一个比较长的一个低速增长的调整期,我认为这次经济工作会议应该对这些疑虑给出一个明确的信号,明确的回答。
姚雪松:那么对于外界这些疑虑,或者是这些置疑,您当时的回应是什么?
李稻葵:我主要跟他们强调一点,就是中国经济不管它是发展速度多快,不管是多少年的发展,三十年也好,三十五年也好,基本的事实是,我们仍然是一个比较贫穷的大国经济,人均GDP也是美国的18%,在这个阶段上,要看到未来的发展和潜力是非常大的,中国经济内部的交易,从一个省到另一个省之间的,国内贸易的潜力远远没有发挥出来,也就是在未来若干年,应该可以期待比较快的增长,而且也可以期待国内的内部的各个省之间,跨地区之间的劳动分工将会更加细致化,省内、区域内的交易,这种贸易将会更加活跃,从而部分的取代外贸的重要性。
姚雪松:也就是说市场还有很多的空间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
李稻葵:完全如此,所以把当年的日本,甚至于十年前的韩国比作今天中国经济的话,是非常不切实际的。
姚雪松:我知道你也关注资本市场,昨天我们的沪深股市是出现了连续三年来最大一次单日涨幅,超过了4%,对于这样大的涨幅,您觉得是对未来经济形势一种回应,或者是预期的一种释放吗?
李稻葵:我的分析是这样的,股市为什么这么多年以来,一年半以来持续低迷,主要是过去这一年半以来投资者们,国内国外对于未来中国经济五到十年增长的前景很担心,很多人以为会进入到一个低迷的增长阶段,那么这次的经济工作会议,以及之前一系列会议基本的信号,他释放出来非常明确的,那就是决策者们认为,未来一段时间还是能够保持比较快增长,这么一个信号的释放,正在改变市场的预期。
姚雪松:所以说昨天的市场行情还是一个完全在意料之中的,或者是在市场预期一个短暂时间的释放,那么未来还会有一定的空间?
李稻葵:我认为这个信号正在被投资者们所解读,所以还需要一段时间不断解读,在解读的过程中市场还会调整。
姚雪松:好的,我相信您的回答也给出一个信号,稍候我们再继续聊。
姚雪松:李教授,刚才海宁皮革加工企业的现状我想有一定的代表性,这样的转变算不算是转型的一种?
李稻葵:当然是转型的一种,不过转型从整体来讲,它的含义更广,实际上包括三件事,简单说来第一件事来就是从国外的市场转向国内市场,提升内需,来部分取代,不断地萎缩的外部市场,这是第一件事。第二件事在国内市场部分尽量增加居民消费,而减少经济增长对投资的依赖,现在我们国家基本上每年资本形成,就是投资这部分占到整个GDP增长的,一般来讲正常年份一半以上,这是一个现实,正在逐步被改变。第三件事情就是要减少物质消耗,增加非物质性的消费,非物质性的这种居民的旅游等等方面的支出,而减少对于物质的消耗,这三件事是转型的基本目标。
姚雪松:这个对物质的消耗,您详细解释一下。
李稻葵:举一个例子,比如说我们正常在家里面吃顿饭,我们主要的消费的主要是食品,如果你去餐馆吃饭的话,最最主要的,你消费的部分并不是食品,食品一般来占到你餐馆消费整个账单里面的比重是比较低的,主要是服务,当然并不是鼓励所有人都去餐馆吃饭,我只是讲当这个消费升级的时候,当百姓越来越富裕,越来越走出家门去餐馆的话,那么这实际上是增加非物质性消费的部分。